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地震风险分析
1)  seismic risk analysis
地震风险分析
1.
Because of the randomness and uncertainties of earthquakes and structures, it is a natural choice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risk of earthquake in the way of seismic risk analysis.
地震风险分析是“基于风险的地震工程”中的重要模块,是工程风险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
2)  seismic risk analysis
地震危险性分析
1.
Seismic risk analysis of Pearl River Delta area in some years to come;
珠江三角洲未来几年地震危险性分析
2.
Study on seismic duration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seismic risk analysis;
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场地地震动持时特性研究
3.
Seismic period model and seismic risk analysis in Bohai Sea basin;
渤海盆地地震周期模式和地震危险性分析
3)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地震危险性分析
1.
The copula joint fun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联结(copula)函数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
2.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maximum contribution and structure consistency, an effective peak acceleration (EPA)-based scenario earthquake method was put forward by combination of the virtues of the probability and determinacy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methods.
以新疆克孜尔坝址为研究对象,综合确定性和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优点,依据最大贡献和构造一致原则,提出了基于有效峰值加速度(EPA)的设定地震方法,给出了新疆克孜尔坝址100a超越概率为2%的设定地震参数———震级、震中距和反应谱。
3.
The new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model is based on the magnitude and the interval of earthquake and the epicentral distance.
以地震震级、震中距和时间间隔的统计概率规律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地震发生的时空不均匀性且不需要事先假定确定的地震发生模型和根据大量区域地震地质资料划分潜在震源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模型。
4)  earthquake risk analysis
地震危险性分析
5)  earthquake risk
地震风险
1.
Evaluation on earthquake risk of city buildings by life-cycle cost method;
寿命周期成本法评价城市建筑物地震风险
2.
In this paper, the earthquake risk in Anhui and East China is assessed by use of the information diffusion pattern in two aspects of annual earthquake frequency and annual maximum earthquake.
本文利用信息扩散模式,分别从年地震频次和年最大震级两个方面对安徽及华东地区的地震风险进行评估。
3.
There is huge earthquake risk in China.
我国存在巨大的地震风险,借鉴国际经验,认识国内地震保险各环节的缺陷十分重要。
6)  seismic risk
地震风险
1.
Research on seismic risk analysis of wood structural house
木结构房屋的地震风险分析研究
2.
Seismic fragility analysis is one of the three issues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seismic fragility analysis and seismic loss assessment) in seismic risk analysis.
地震易损性分析是地震风险研究中的三个(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易损性分析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主要方面之一,可以预测大坝-地基系统在不同等级地震荷载作用下发生各级破损的概率。
3.
The seismic risk estimation for building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urban earthquake disaster planning.
建筑物地震风险估计逐渐成为城市抗震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准确估计出建筑物所面临的地震风险的大小对于提高城市综合抗震防灾能力,减轻地震灾害中由于建筑物的破坏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补充资料:地震危险性分析
      合理地估计一个地区或建设场地,在今后一定时期里,可能发生不同强烈程度的地震作用和可能导致的不同程度的工程破坏及经济损失的发生概率,作为抗震防灾工程决策的科学依据。
  
  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地震危险性分析以前,抗震设防和地震防灾没有反映地震发生和地震作用的随机性。近十几年来,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重要建设场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和编制一个国家的地震危险性区划图。其内容已从地运动参数发生的概率估计,扩展到可能导致工程破坏和各种损失发生的概率估计。从广义上说,地震危险性分析包含潜在震源识别、地震发生概率、地运动衰减规律、场地条件影响和小区划、震害预测和抗震防灾工程决策等诸方面。
  
  潜在震源识别  识别指定地区或建设场地的邻近地区内可能发生强烈地震的潜在震源,主要根据地震地质对发震断层的调查结果,同时也借助于历史地震资料和当前地震活动仪器记录资料的分析。并根据对每个震源的了解程度,给出合理的震源模型。例如,对已知断层确切位置和长度的震源可模拟为点源;已知断层主要走向但确切位置不详的震源可模拟为线源;以及断层位置和方向都不清楚的震源可模拟为面源。
  
  地震发生概率  对于每一个潜在震源,一般都是从这个地区地震历史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不同震级的地震发生的概率分布。同时,把对这个地区从地震地质角度得到的地震活动性的知识运用到分析中,使所得结果更为可靠。对于地震发生的概率模型,一般采用波桑模型,即假定地震的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互相独立的。目前已有许多新的模型出现。
  
  地运动衰减规律  指定地区或建设场地的地运动,随潜在震源距离的不同,可能发生地运动强度衰减的规律。不同强度的地运动,可用地震烈度或地面运动参数表达,它们可根据已知潜在震源的不同震级、地震发生概率和震源距离的概率分布求得。影响地震作用强度的因素很多,诸如震源情况、地震波的传播情况等,因此,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场地条件影响  主要是场地土的地质以及地形地貌对地震作用的影响。考虑场地影响的途径大体上有两种:①对场地土进行分类,并对每类场地土给出不同的地运动参数衰减公式。②用解析的方法分析场地土对地震运动的影响。如先求得基岩上的地运动参数,再考虑覆盖层土的震动反应,从而得到地面上包含场地土影响的地运动参数。
  
  震害预测  在预期的不同强烈程度的地震作用下,对可能导致的各种工程破坏、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其他灾害作出合理的估计。地震灾害可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以及再次生灾害。震害预测就是要建立以概率形式给出地震作用同这些地震灾害之间的关系,为制订减轻地震灾害计划提供依据。预测方法分为两种:①经验方法。主要通过大量历史震害资料的分析得出建筑物破坏与强度的关系、某类结构倒塌率和地运动反应谱的关系等。②理论方法。主要是将地运动输入到结构计算模型中计算结构反应,分析这种反应与结构破坏的对应关系。关于经济损失、人身伤亡数目的预测,都已建立了一定的分析模型。
  
  抗震工程决策  对一个地区或建设场地在已知可能遭遇的地震作用或破坏、损失发生的概率的情况下,从安全和经济的角度出发,对工程结构设防标准、防震措施选择最优方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