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茶经
1)  Tea Classic
茶经
1.
The Commentary of Tea Classic is the translating and commenting book on Lu Yu’s Tea Classic in Tang Dynasty, which is mainly written by Mr.
茶经述评》是吴觉农先生晚年主编的一部校译评述唐代陆羽《茶经》的专门著作,按照《茶经》的体例分作十章,各章又分为《茶经》校译以及相关述评部分。
2)  the Classic of Tea
《茶经》
1.
The Classic of Tea and Sequel to The Classic of Tea are considered to be "encyclopedia of tea culture".
唐代茶圣陆羽(公元733~804年)所著的《茶经》和清朝陆廷灿的《续茶经》被誉为茶文化的“百科全书”。
3)  Sequel to The Classic of Tea
《茶经》和《续茶经》
1.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make a tentative probe into the hypertext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 works by taking a case study of two Chinese Tea Classics, namely, The Classic of Tea and Sequel to The Classic of Tea.
本文以中国两部茶学典籍《茶经》和《续茶经》为例,分析了超文本在典籍翻译中的应用,并得出结论,认为超文本译文更有利于解决典籍翻译中因注释过多影响阅读的问题,它对原文中的抽象名词,复杂、繁琐、连续的动词有更强的解释力,而且超文本有助于显化原文的互文内容,帮助读者理解背景文化知识,从而达到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目的。
4)  Lu Yu's Tea Classic s
陆羽《茶经》
5)  tea economy
茶经济
1.
The development of tea culture can help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 economy,which will further help enhance the production of tea.
茶文化的发展可有效推动茶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促进茶叶生产发展的目的。
2.
The tea econom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ncient socio-economic history, and it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politics, economy, military, culture, diplomatism, nation and diet.
中国茶文化在茶经济发展到一定基础上产生,以唐朝陆羽《茶经》的诞生为标志。
6)  tea industry economy
茶业经济
1.
The prompt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economy is an on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among them.
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达表现在很多方面,茶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特征。
补充资料:茶经
茶经

    中国古代专门论述茶叶的一类重要著作。茶叶著作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自唐代陆羽《茶经》到清末程雨亭的《整饬皖茶文牍》,专著共计100多种 。包括茶法、杂记、茶谱、茶录、茶经、煎茶品茶、水品、茶税、茶论、茶史、茶记、茶集、茶书、茶疏、茶考、茶述、茶辩、茶事、茶诀、茶约、茶衡、茶堂、茶乘、茶话、茶荚、茗谭等。绝大多数都是大文豪或大官吏所作,可惜大部分已经失传。此外,在书中有关茶叶的诗歌、散文、记事也有几百篇。
   
   

陆羽《茶经》书影

陆羽《茶经》书影


   
   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为唐代陆羽的《茶经》。陆羽,名疾,字鸿渐、季疵,号桑宁翁、竟陵子,唐代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幼年托身佛寺,自幼好学用功,学问渊博,诗文亦佳,且为人清高,淡泊功名。一度招拜为太子太学、太常寺太祝而不就。760年为避安史之乱,陆羽隐居浙江苕溪(今湖州)。其间在亲自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悉心研究了前人和当时茶叶的生产经验,完成创始之作《茶经》。因此被尊为茶神和茶仙。《茶经》分三卷十节,约7000字。卷上:一之源 ,讲茶的起源、形状、功用、名称、品质;二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三之造,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卷中:四之器,叙述煮茶 、饮茶的器皿,即24种饮茶用具,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卷下:五之煮,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六之饮,讲饮茶的风俗,即陈述唐代以前的饮茶历史;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八之出,将唐代全国茶区的分布归纳为山南(荆州之南)、浙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岭南等八区,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分析采茶、制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省略某些用具;十之图,教人用绢素写茶经,陈诸座隅,目击而存。《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传播了茶业科学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开中国茶道的先河。且《茶经》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茶书,除茶法外,凡与茶有关的各种内容,都有叙述。以后茶书皆本于此。
   自陆羽著《茶经》之后,茶叶专著陆续问世,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茶事的发展。代表作品有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明代钱椿年撰、顾元庆校《茶谱》、张源的《茶录》,清代刘源长《茶史》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