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oil morphology character
土壤形态特征
3) soil micromorphological feature
土壤微形特征
4) soil characteristics
土壤特征
1.
Differences in ground vegetation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in adjacent birch and spruce stands of southern Sweden;
瑞典南部相邻桦树和欧洲云杉林分的地表植被和土壤特征(英文)
2.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oil characteristics in each forest model forest.
以重庆缙云山8种不同构建模式的水源涵养林及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用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以及用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12个指标表征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养分特征,分析了8种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土壤特征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3.
In our research,soil moisture contents in typical mountains in Dongjiang were measured by TDR in many locations with different land covers,landform,soil characteristics,land surface slopes in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
选取广东省东江流域内具有不同覆被、地形、土壤特征的典型山体,利用TDR测定山体不同位置的土壤含水率,分析土壤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5) soil properties
土壤特征
1.
Characteristics of artificial grassland plant communities with different establishment durati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soil properties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ree Rivers in China;
三江源地区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植被特征及其与土壤特征的关系
6) soil salt dynamic characteristic
土壤盐分动态特征
补充资料:土壤微形态
用显微镜方法鉴定的肉眼所不能分辨的土壤形态特征。研究时通常以未经搅动的原状土作为对象,制备成厚约30微米的土壤薄片,在偏光显微镜下进行多方面的观察和鉴定,如:土壤中颗粒的大小、形状、组成和排列,土壤基质的类型和特征,土壤矿物的组成、数量及其风化状况,土壤结构和孔隙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土壤中植物残体的分解和腐殖化程度,腐殖质的存在形态和数量,土壤中生物活动的踪迹及其对土壤的影响,土壤中硅的生物学积累作用──植物蛋白质、硅藻骨骼、海绵骨针的种类和数量,土壤中粘粒和其他物质的移动和淀积特征,土壤中各种新生体的形态、数量和分布等。
土壤微形态研究是由奥地利土壤学家W.库比纳倡导的。他在30年代初利用显微镜直接在土壤剖面上和在实验室内对土壤生物、土壤矿物、土壤新生体、土壤垒结和土壤微化学现象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于1938年出版了专著《微土壤学》。50年代前后,土壤微形态研究工作有了较大进展。特别是1964年澳大利亚土壤微形态学家R.布鲁尔所著《土壤的矿物分析和垒结分析》一书的问世,进一步充实了土壤微形态学的体系和内容。
现土壤微形态研究已渗入到土壤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土壤发生、土壤分类、古土壤、土壤矿物、土壤生物、土壤肥力特性、土壤侵蚀、土壤结构和水分物理特性、土壤耕作和土壤改良等;它也已成为研究第四纪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沉积学和考古学的一种重要手段。60年代末以来,电镜、电子探针等已被应用于土壤微形态的研究。一个统一的土壤微形态特征的命名系统和描述标准尚待建立。
土壤微形态研究是由奥地利土壤学家W.库比纳倡导的。他在30年代初利用显微镜直接在土壤剖面上和在实验室内对土壤生物、土壤矿物、土壤新生体、土壤垒结和土壤微化学现象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于1938年出版了专著《微土壤学》。50年代前后,土壤微形态研究工作有了较大进展。特别是1964年澳大利亚土壤微形态学家R.布鲁尔所著《土壤的矿物分析和垒结分析》一书的问世,进一步充实了土壤微形态学的体系和内容。
现土壤微形态研究已渗入到土壤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土壤发生、土壤分类、古土壤、土壤矿物、土壤生物、土壤肥力特性、土壤侵蚀、土壤结构和水分物理特性、土壤耕作和土壤改良等;它也已成为研究第四纪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沉积学和考古学的一种重要手段。60年代末以来,电镜、电子探针等已被应用于土壤微形态的研究。一个统一的土壤微形态特征的命名系统和描述标准尚待建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