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instruction

思想政治综合教育
1.
As a university that has flexible education forms, the TV university should enact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instruction to them in combination with household instruction, social instruction under the guiding of the Party committee, executives and the Youth league, should perform it in the class, campus,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 and learners.
作为一所办学形式灵活多样的高等学校,电大必须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对高职学生实施思想政治综合教育,要联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学校党委、行政、群团组织齐抓共管,促进校风、班风、教风、学风的融合,形成教师、学生的良性互动。
4) polytechnic instruction

综合技术教育;基本的生产技术教育
5) sci-tech educational ideology

科技教育思想
1.
The value sense of DENG Xiao-ping s sci-tech educational ideology;

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的价值意蕴
6) Art Education Thoughts

艺术教育思想
1.
Th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Art Education Thou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国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研究
补充资料:综合技术教育
同单一技术教育、专业技术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相对,一种使青少年认识并掌握现代生产的一般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18世纪90年代,法国为了适应资产阶级革命的紧急需要,创建了巴黎理工学校。它实施综合技术教育。19世纪,在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R.欧文的教育体系中已萌发了综合技术教育的思想。但是对综合技术教育首先进行理论表述的是K.马克思。1866年,马克思在第一国际《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明确地指出:综合技术教育"要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能"。此后,马克思在《资本论》(1867)等著作中,曾多次论述过综合技术教育,他也把这种教育简称为技术教育。提倡技术教育,旨在弥补分工引起的缺陷,他认为这种分工妨碍艺徒得到他们职业上的完全知识。
马克思把综合技术教育看成是工人掌握现代工业生产技术基础的一个因素,看成是酝酿变革现代工业的资本主义形态再生产旧分工的一种"革命的酵母"。他肯定了在现代工业基础上自发地建立起来的技术学校、农业学校以及职业学校。在这些学校里,工人子女受到一些有关工艺学的教育和各种生产工具实际操作的教育。他认为,工人阶级在掌握政权以后,将使理论的和实践的技术教育,在工人学校中占据应有的位置。
1919年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中,曾根据В.И.列宁的建议,在国民教育方面确定:"对17岁以下的全体男女儿童实施免费的义务的普通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对17岁以上的人,广泛发展跟普通、综合技术知识相联系的职业教育。 " 列宁把综合技术教育概括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了解一切主要的生产部门" 。1920年,列宁关于综合技术教育的思想,集中地反映在对Н.К.克鲁普斯卡娅《关于综合技术学校的提纲》写的评述:《论综合技术教育──对娜捷斯达·康斯坦丁诺夫娜的提纲的评述》中。在《评述》中,列宁从苏联当时的现代工业技术发展情况出发,规定了综合技术教育的基本知识范围:①关于电力的基本概念;②关于机械工业中运用电力的基本概念;③关于化学工业中运用电力的基本概念,关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电力化计划的基本概念;④参观电站、工厂、国营农场;⑤了解农艺学的某些原理等。同时,还提出了运用和传播综合技术教育的实际步骤。列宁预见到农业科学和现代工业技术对农业的改造,把农业列入主要的生产部门,把理论上和实践上了解农业列为综合技术教育的内容。列宁还指出要避免过早地进行单一技术教育,即职业技术教育。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如英国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J.弥尔顿、W.佩蒂等,在17世纪提出了实科教育的要求。18世纪产生了适应工业生产发展和资产阶级需要的实科学校。其后,西欧的实科学校不仅进行普通教育,而且进行职业教育。19世纪后半期,西欧许多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起来。苏联在综合技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中、小学曾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即综合技术教育。
随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不断地、迅速的发展, 马克思指出的现代工业的本性,将越来越得到明显的反映。适应这种本性的综合技术教育,在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以自觉的或自发的性质,以这种或那种名称和形式,或快或慢地为自己开辟着前进的道路。
18世纪90年代,法国为了适应资产阶级革命的紧急需要,创建了巴黎理工学校。它实施综合技术教育。19世纪,在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R.欧文的教育体系中已萌发了综合技术教育的思想。但是对综合技术教育首先进行理论表述的是K.马克思。1866年,马克思在第一国际《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明确地指出:综合技术教育"要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能"。此后,马克思在《资本论》(1867)等著作中,曾多次论述过综合技术教育,他也把这种教育简称为技术教育。提倡技术教育,旨在弥补分工引起的缺陷,他认为这种分工妨碍艺徒得到他们职业上的完全知识。
马克思把综合技术教育看成是工人掌握现代工业生产技术基础的一个因素,看成是酝酿变革现代工业的资本主义形态再生产旧分工的一种"革命的酵母"。他肯定了在现代工业基础上自发地建立起来的技术学校、农业学校以及职业学校。在这些学校里,工人子女受到一些有关工艺学的教育和各种生产工具实际操作的教育。他认为,工人阶级在掌握政权以后,将使理论的和实践的技术教育,在工人学校中占据应有的位置。
1919年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中,曾根据В.И.列宁的建议,在国民教育方面确定:"对17岁以下的全体男女儿童实施免费的义务的普通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对17岁以上的人,广泛发展跟普通、综合技术知识相联系的职业教育。 " 列宁把综合技术教育概括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了解一切主要的生产部门" 。1920年,列宁关于综合技术教育的思想,集中地反映在对Н.К.克鲁普斯卡娅《关于综合技术学校的提纲》写的评述:《论综合技术教育──对娜捷斯达·康斯坦丁诺夫娜的提纲的评述》中。在《评述》中,列宁从苏联当时的现代工业技术发展情况出发,规定了综合技术教育的基本知识范围:①关于电力的基本概念;②关于机械工业中运用电力的基本概念;③关于化学工业中运用电力的基本概念,关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电力化计划的基本概念;④参观电站、工厂、国营农场;⑤了解农艺学的某些原理等。同时,还提出了运用和传播综合技术教育的实际步骤。列宁预见到农业科学和现代工业技术对农业的改造,把农业列入主要的生产部门,把理论上和实践上了解农业列为综合技术教育的内容。列宁还指出要避免过早地进行单一技术教育,即职业技术教育。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如英国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J.弥尔顿、W.佩蒂等,在17世纪提出了实科教育的要求。18世纪产生了适应工业生产发展和资产阶级需要的实科学校。其后,西欧的实科学校不仅进行普通教育,而且进行职业教育。19世纪后半期,西欧许多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起来。苏联在综合技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中、小学曾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即综合技术教育。
随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不断地、迅速的发展, 马克思指出的现代工业的本性,将越来越得到明显的反映。适应这种本性的综合技术教育,在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以自觉的或自发的性质,以这种或那种名称和形式,或快或慢地为自己开辟着前进的道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