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群体网络计划
1)  community network planning
群体网络计划
2)  network plan
网络计划
1.
Application of network plan in bidding work;
网络计划技术在投标工作中的应用
2.
The application of ahp to network plan evaluation;
AHP方法在网络计划评估中的应用
3.
A Study on Combined Optimization of the Project Network Plan;
项目网络计划综合优化的研究
3)  network project
网络计划
1.
Application study of multi-goal optimization model in network project;
多目标优化模型在工程网络计划中的应用研究
2.
Using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software Microsoft Project 2000 can optimize network projects,deal with lots of complexly calculative problems,improve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level.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施工计划的安排控制等工作比较繁琐,需要经常性调整计划和进行实时动态管理,使用项目管理软件Microsoft Project 2000完成网络计划的优化,解决网络计划应用中大量繁重的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3.
Based on the study of construction network project, the authors pose a new estimate criter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et up the network s mathematics model.
通过对施工网络进度计划的研究 ,提出一种新的评价准则——工程质量 ,并建立了网络计划的数学模型 。
4)  network schedule
网络计划
1.
Optimization model for resource dispatching in network schedule with consideration of cost of unused resources;
考虑资源闲置成本的网络计划资源调度优化模型
2.
Construction period optimization of project network schedule;
工程网络计划的工期优化
3.
Time-cost tradeoff optimization is a subject of much work among network schedule optimization.
人们对网络计划费用优化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传统的网络计划技术和数学规划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些缺陷。
5)  Network planning
网络计划
1.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planning technique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浅析施工项目管理中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
2.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planning in project management;
网络计划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3.
Impact of time difference on precedence activities in network planning optimization;
网络计划优化中机动时间对紧前工序的影响
6)  plan network
计划网络
1.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val plan network,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interval critical path(DBICP).
论文针对区间数计划网络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限制期约束的区间关键路(deadline basedinterval critical path,DBICP)的概念,通过相关定理的证明给出了求解DBICP的算法,该算法拓展了Stefan Chanas和Pawel Zielinski关于区间关键路问题的研究成果。
补充资料:“伯特伦”计划

1942年秋天,在蒙哥马利元帅的指挥下,英军准备从阿拉曼沿线开始对德军全面反攻,夺取北非战役的最后胜利。

有着“沙漠之狐”之称的隆美尔构筑的阿拉曼战线长达40英里,英军指挥部经过反复研究,认为只有从北段地区作正面攻击,才是可行的。为了减少伤亡,确保反攻的成功,英军指挥部制订了“伯特伦”计划,即采取一些手段,使德军相信英军要从南段地区开始进攻。当时蒙哥马利的部队共有15万人,1万辆军车,1000辆坦克,1000门大炮,81个步兵营。这支庞大的队伍经过巧妙的伪装,顺利地通过了寸草不生的旷野向北段进发。隆美尔竟然一点也没有觉察。

英军还故意在南段地区不加掩饰地进行一些进攻前的准备工作,以此吸引德军的注意力,使之不会发觉英军主力在北段地区的集结。英军工程兵开始在南段铺设一条长达20公里的假水管道,并将铺设速度控制在同铺设真管道一样。而且根据管道铺设的进度看来,在英军拟定的总攻时间前的48小时,这项工程根本无法完成,以便不让德军觉察英军进攻时间。

为使这一切更逼真,英军又同时建造了几个模拟泵房,几个假高架油箱和油桶加油站,以及一个浅蓄水池。还在假管道的南端开辟了一个9平方英里的地段,作为军需品集散地,造成了英军已将大量军需品运抵那里的假象。隆美尔起先猜想,英军极可能在阿拉曼战线北段发起总攻,可英军在南端的种种行动却又使他确信,英军的主攻方向一定在南段地区。于是,他将原先在北段待命的装甲部队分散开来,从中抽调一半坦克前去增援南段防线,这只“沙漠之狐”上了一个致命的当。

1942年10月23日夜,英军突然对阿拉曼战线发动了猛攻,而且北、南两段的火力都十分猛烈,但看上去主攻点好像是在南段,德军一时间也摸不准。等到早已隐蔽在北段地区前沿的英军装甲部队和大炮突然同时发动了最猛烈的攻击时,隆美尔这才弄明白了英军的真实作战意图。他急忙调整兵力部署,无奈为时已晚。隆美尔精心营造的阿拉曼防线终于被攻破。北非战役也以英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