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
|
|
1) Lifang unit system
里坊制
1.
The Lifang unit system in the capital city of Chang\'an(Tang Dynasty) was a form of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as well as a management policy in social order.
唐长安城的里坊制,既是一种城市建筑规划,也是一种城市管理的社会秩序。
2) Lifang system
里坊制度
1.
Analysis on the Chiese ancient urban form in Lifang system——a case study on Chang an in Tang dynasty;
里坊制度下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解析——以唐长安为例
2.
Lifang system ever was the basic unlt of city and country planning in our country,and in the movement it had been disappearing gradually.
里坊制度曾是我国城市与农村规划的基本组织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消失,但经过调查与分析,作者认为在许多乡村聚落里至今仍有里坊制度的遗存。
3) Li-fang of Tang Dynasty
唐里坊制
4) Li-Fang unit system city
里坊制城市
1.
Multi-fort town is an important phrase evolving from the fort settlement to the Li-Fang unit system city.
从现存的多堡城镇聚落及其特点入手,分析中心城堡和一般城堡向里坊制城市的演变过程,指出堡发展的多样性、聚群性、再生性等特征,并比较多堡城镇与“里坊制”城市之间的联系,从而来探讨多堡城镇在“里坊制”城市发展脉络中的地位问题。
5) Lifang
里坊
1.
Considering the insufficient knowledge of the internal road system of Lifang in Chang’an city in Tang Dynasty, and by interpreting and analyzing historical documents as well as data from archaeo- logical stud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that the road system in Lifang in Chang’an is a three-level road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crossroads and walls along street, cross-lanes, and Qu.
鉴于学界目前尚缺乏对唐长安里坊内部道路体系情况的清晰认识,通过对文献史籍的解读和考古发掘资料的分析,提出唐长安里坊内部的道路体系是由十字街和沿墙街、十字巷、曲组成的三级道路体系的观点,并认为整个路网呈方格网形,是在一定的规划和建设管理下形成的。
6) Fangli unit
坊里
1.
This paper is a research and deduction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Fangli units of Chang an in Tang dynasty.
对唐长安坊里内部街区形态进行了考证和推断 ,并对古代街区结构的典型布局和模式进行了城市形态学方面的比较分析 ,揭示了中西不同文明下街区街廓尺度的巨大差异 ,以及唐长安所代表的中国古代城市街区规划的肌理特征和历史成
补充资料:上坊乡
上坊地处万年县城西郊,区域总面积为129.61平方公里,辖10个村委会,105个自然村,1个国营林场,全乡2.6万人口,耕地面积2046.07公顷,山林面积9400公顷。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锦黄公路穿境而过,天陈公路,青陈公路横贯东西,构筑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全乡80%的行政村通了柏油路,农网改造全面竣工,程控电话实现了村村通。县工业园落户于我乡境内,随着县城整体西进步伐加快,上坊已成为万年开放的最前沿、发展的主阵地、兴业的大摇篮。 勤劳、善良的上坊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5年全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12亿元。年均递增23.75%,完成财政总收入327.8万元。较合并时年均增长13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31元。特别是新一届党委,政府围绕“主攻招商强工业、依托城郊做农业、配合西进搞开发、经营城镇活三产、着眼教育办园区,打造环境促发展”的思路,扎实工作,开拓进取。2006年1月—10月全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2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2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260元,招商引资实际完成300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1.24亿元。 上坊自然资源丰富。全乡耕地3.19万亩,坡耕地1.2万亩,水域6241亩;山林面积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1.3%,用材林活立木蓄积量13万立方米,年产毛竹30万根;有2座小(一)型、12座小(二)型和30座小山塘水库,总库容达1200万立方,为农业灌溉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保证,乡内珠溪河及6条小溪遍布成网,溪水清澈、明亮、无污染;有矿藏20余种,已探明储量7种,其中天箐石、石英石、花岗岩储量很大,最具有开发价值。 上坊产业优势明显,全乡有山庄,益友,吉星等3家万头猪场,年出栏生猪12万头,年出口6万头,是全省规模最大乡发展生猪出口供港基地,由江西省蚕种公司投资创办的蚕种基地蚕桑面积1000多亩,种茧基地400亩,是全省蚕种最好,质量最佳,面积最大的生态蚕种供应基地;味道鲜美的小黄姜,种植面积2500余亩,年产量在1000万斤以上;县职业教育中心、华杰私立学校、上坊中学、上坊中心小学以及筹建中的万年外国语学校形成了以青陈公路为主轴发展的教育产业区,该区为县城新区的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