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ost-tensioned anchorage zone

后张锚固区
1.
Based on the trajectories of principal stress obtained from finite element analysis,the strut-and-tie model(STM) for the post-tensioned anchorage zone of rectangular beam subjected to a horizontal or inclined force at beam end was developed.
针对矩形截面梁端部承受一个水平或倾斜锚固力的工况,根据主应力迹线构建出后张锚固区的拉压杆模型。
3) anchorage zone of post-tensioned prestressed concrete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锚固区
5) post-installed

后锚固
1.
Shear capacity analysis of the concrete post-installed anchors;

混凝土后锚固锚栓的抗剪分析
2.
Two methods-elastic approach and plastic approach-for calculating the resistance capability of post-installed multiple-anchor connections under combinations of tension and shear loads are presented.
介绍了后锚固群锚连接在拉剪复合受力情况下承载力计算的两种方法:弹性方法和塑性方法。
3.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shear bearing capacity of post-installed anchor group in concrete structure with different anchor edge distance and anchor space length.
目的研究锚栓边距和间距的变化对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群锚抗剪性能的影响。
6) post-installed fastenings

后锚固
1.
Analyse the theory of the post-installed fastenings & their failure mode for the structure;
结构后锚固机理分析和破坏特征
2.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post-installed fastenings technology of OCS within China.

针对国内接触网后锚固技术发展现状,通过技术分析比较,提出了接触网后锚固设计的应用标准、开裂混凝土判定、锚栓选择原则以及接触网在桥隧不同锚固区采用的计算方法和建议措施,对今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补充资料:预应力锚固
用施加预应力的锚杆或高强钢丝束加固基岩或建筑物的工程措施。阿尔及利亚于1934年在舍法尔重力坝(坝高37.5m,1882年建成)上首次采用预应力锚索方法加固。中国于1965年在加固安徽梅山水库坝基时首次采用成功,随后在湖南双牌、安徽陈村、湖北葛洲坝、吉林白山和丰满等工程中均曾应用。
预应力锚固的优点是:①在高边坡或隧洞洞口明挖中采用,可增加边坡稳定,从而减少开挖量,也为提前进洞创造条件;②可在水库正常运行条件下用于混凝土坝体或坝基加固;③用于修补混凝土裂缝或缺陷,可将集中荷载分散到较大范围内;④加固洞室,改善洞室的受力条件,如用于地下厂房的高边墙支护等。这些优点使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预应力锚固主要由锚头、锚束体及锚固段(又称锚根或内锚头)组成(见图)。锚头是用于张拉锚索和锁定的构件,包括外锚头、混凝土基座及垫板等。锚束体是连结内、外锚头及承受张拉力的构件,由钢筋或高强钢丝束等组成。锚固段嵌固在锚孔底部,其作用是为张拉锚索提供锚固力;常用的有粘着式及机械式,需按照设计要求的方向、大小及锚固深度施工。当锚固段固定后,通过千斤顶对锚束体张拉,从而对基岩或建筑物施加预压应力,达到加固或改善其受力条件的目的。
预应力锚固的施工程序是:①造孔;②量测孔深、孔径和偏斜度;③锚头加工;④编索;⑤锚固段固定;⑥预拉、张拉和锁定;⑦封孔灌浆。锚孔的方向可分为垂直孔、水平孔、倾斜孔和仰孔。钻孔孔径一般为 110~150mm。由于张拉后的压缩变形、徐变、锚束材料的松弛、锚固段的滑移等原因,必然会产生预应力损失。因此,设计中应对预应力损失有合理的估算。一般在张拉过程中,采用预拉或反复超张拉的方法,以达到调整应力,减少预应力损失的目的。有时在正式张拉之后还进行补偿张拉。钢索锁定后一般用水泥灌浆封孔;当欲为补偿预应力损失而进行重复张拉时,常采用沥青等防渗材料封孔。
参考书目
王冲编:《预应力锚固的施工》(水利水电施工丛书),水利电力出版社,北京,1987。
预应力锚固的优点是:①在高边坡或隧洞洞口明挖中采用,可增加边坡稳定,从而减少开挖量,也为提前进洞创造条件;②可在水库正常运行条件下用于混凝土坝体或坝基加固;③用于修补混凝土裂缝或缺陷,可将集中荷载分散到较大范围内;④加固洞室,改善洞室的受力条件,如用于地下厂房的高边墙支护等。这些优点使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预应力锚固主要由锚头、锚束体及锚固段(又称锚根或内锚头)组成(见图)。锚头是用于张拉锚索和锁定的构件,包括外锚头、混凝土基座及垫板等。锚束体是连结内、外锚头及承受张拉力的构件,由钢筋或高强钢丝束等组成。锚固段嵌固在锚孔底部,其作用是为张拉锚索提供锚固力;常用的有粘着式及机械式,需按照设计要求的方向、大小及锚固深度施工。当锚固段固定后,通过千斤顶对锚束体张拉,从而对基岩或建筑物施加预压应力,达到加固或改善其受力条件的目的。
预应力锚固的施工程序是:①造孔;②量测孔深、孔径和偏斜度;③锚头加工;④编索;⑤锚固段固定;⑥预拉、张拉和锁定;⑦封孔灌浆。锚孔的方向可分为垂直孔、水平孔、倾斜孔和仰孔。钻孔孔径一般为 110~150mm。由于张拉后的压缩变形、徐变、锚束材料的松弛、锚固段的滑移等原因,必然会产生预应力损失。因此,设计中应对预应力损失有合理的估算。一般在张拉过程中,采用预拉或反复超张拉的方法,以达到调整应力,减少预应力损失的目的。有时在正式张拉之后还进行补偿张拉。钢索锁定后一般用水泥灌浆封孔;当欲为补偿预应力损失而进行重复张拉时,常采用沥青等防渗材料封孔。
参考书目
王冲编:《预应力锚固的施工》(水利水电施工丛书),水利电力出版社,北京,198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