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胡适讲授
1)  lecturing on Hu Shi
胡适讲授
1.
The best way to master lecturing on Hu Shi is to recognize his literature achievements,remove the shadow of political background and grasp his political position accurately.
要正确把握胡适讲授,只有还原历史真相:既全面认识其文学功绩,又驱散笼罩在他身上的政治阴霾、准确把握其政治立场。
2)  lecture [英]['lektʃə(r)]  [美]['lɛktʃɚ]
讲授
1.
Expl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re initiated in new mathematics course,yet lecture and exercises are still being exerted over a wide range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在数学新课程倡导探索与交流的形势下,讲授与练习却在数学教学中被广泛运用。
2.
In order to bring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cture method of teaching, this paper first traces the origin of this method, introduces its development and analyzes its strong points and weak points.
为了全面认识课堂讲授的特点,首先追溯了讲授法的渊源、改革和发展,分析了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3)  teaching [英]['ti:tʃɪŋ]  [美]['titʃɪŋ]
讲授
1.
the new viewpoint on teaching "Three essential interdependence";
“三个离不开”思想讲授新视角
2.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vocabulary teaching method,the method to concentrate on teaching English vocabulary makes the students English vocabulary get the improvement by a large margin and improves the English teaching quality finally.
与传统的词汇教学的方法相比较,采用集中讲授英语词汇的方法,使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最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3.
We should apply the enlightening method in teaching “two courses” at college.
高校“两课”应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改革 ,具体做法是 :在内容上力求做到精、新、深 ;在形式上实现五个结合 :一是讲授与自学指导相结合 ;二是讲授与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相结合 ;三是讲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四是讲授与教师的语言艺术相结合 ;五是讲授与形象教学相结
4)  instruction [英][ɪn'strʌkʃn]  [美][ɪn'strʌkʃən]
讲授
1.
As the key parts of this paper,several effective terminology teaching methods are specified through relevant examples,which are related to both instruction and reinforcement in class.
本文首先分析了经贸汉语术语的特点,明确了经贸汉语术语的教学原则和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结合实例介绍了经贸汉语教学实践中几种行之有效的术语教学方法,涉及课堂讲授方法和课堂巩固方法两个方面。
2.
To teach in detail, you must give instruc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ractical course, different tasks, different teaching materials and di.
体育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 ,教师指导方式之一的讲授 ,要做到“精”中有“细” ,“细”是认识活动规律的需要 ,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的需要 ,是遵循教学原则的需要 ,是动作技能逐步深化的需要。
5)  teach [英][ti:tʃ]  [美][titʃ]
讲授
1.
The practice in properly leading students teaching the Two Courses in colleges is not only in line with the aims and rules in education, but also with students psychological requirements.
高校“两课”课堂上科学地适当引导学生“讲授”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目的,又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2.
The important new subject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was put forward in Language Curriculum Criteria for Full-time Compulsory Education (Trial Edition) in July, 2006, opening a new chapter in Chinese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因而,本文从口语交际能力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及我国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出发,寻找目前我国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而重点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了改变这种现状的建议,即口语交际教学首先必须要有教师精当的讲授,其次需要学生到真实的社会生活去实践,再次要为学生提供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反馈信息,形成“讲、练、评”的统一体,企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成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公民。
6)  teaching art
讲授艺术
补充资料:胡适

Hu Shi
胡适


  代诗人、文史学家、“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初名嗣糜,学名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891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的家庭。其父为清末地方官吏,其母系农村妇女。
  1895年春,胡适在家乡由族人开设的学堂就读,习四书五经。9岁起,阅读《水浒传》、《三国志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小说。思想上则深受其父服膺的程朱理学的影响。
  1904年春去上海,先后在梅溪学堂、澄衷学堂、中国公学、中国新公学就读,学习了英语和西方自然科学,接触了严复译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梁启超《新民说》诸文也给了他很大启发。他在中国公学求学时,曾参加以“对于社会,竞与改良;对于个人,争自濯磨”为目的的竞业学会,并一度任白话文会刊《竞业旬报》主编,在该刊发表过一些白话文字。这一时期,他对旧体诗发生浓厚兴趣,因而放弃自然科学,走上文学、史学的路。
  1910年往北京考取庚子赔款第 2期官费生赴美留学,在康奈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习政治、经济,兼治文学、哲学。1914年获文学士学位后,又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就学于哲学家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胡适后来忆述:“我的思想受两个人的影响最大:一个是赫胥黎,一个是杜威先生。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教我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教我把一切学说理想都看作待证的假设,教我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1917年以论文《先秦名学史》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夏回国,任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后又任英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同年,与江冬秀结婚。其时,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他锐意改革,延聘了一批从日本、欧美留学回来的新派知识分子任教。他们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倡导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胡适是这些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1917年 2月,他尚在美国时,即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回国前写成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学改良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稍后,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中又提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古人已造古人之文学,今人当造今人之文学。”1918年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复把所谓“八不主义”总为四条:“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二、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三、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四、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他强调,他的“建设新文学论”的唯一宗旨,“只有十个大字:‘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他认为,“死文字决不能产生活文学”,“中国若想有活文学,必须用白话,必须用国语,必须做国语的文学。”这些言论,反复强调以白话代替文言作为正式的文学语言的主旨,为以新文学取代旧文学打开了缺口;对于开展文学革命和创建新文学,都起了重要的倡导和推动作用,也是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贡献。
  在“五四”文学革命前后,胡适还陆续发表《论短篇小说》、《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谈新诗》等文。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等名家的部分作品,为新文学提供借鉴;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早在1917年 2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就发表了他的几首白话诗,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