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宋代前
1)  Pre-Song Dynasty
宋代前
2)  before the Song Dynasty
宋代以前
1.
China s mineral springs exploited before the Song Dynasty were all distributed in the egg-shaped region formed by connecting the coastline with the line of Dan-clan in Hainan-Xining in Qinghai-Chicheng in Hebei,and relatively located in mountainous or hilly areas.
中国宋代以前开发之重要矿泉全部分布在由海岸线与海南儋县-四川西昌-青海西宁-河北赤城连线围成的蛋壳状区域内,且相对集中于山地丘陵地区。
3)  Song Dynasty
宋代
1.
The Boom of Wine Industry in Rong Zhou in Song Dynas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ine Culture;
宋代戎州酿酒业的兴旺与酒文化的发展
4)  the Song Dynasty
宋代
1.
A Summary of Activities of Archival Documents Compilation in the Song Dynasty;
宋代档案文献编纂活动综述
5)  Song China
宋代
1.
Song China——The Renaissance in the East;
宋代——东方的文艺复兴
2.
From 960 to 1368 such a tradition existed and it was developed in the dimension of the new Zeitgeist, namely, the poets of Song China started a new cognition of it by emphasizing the universal wisdom and personal interests.
在宋金元时期,不仅儒家诗经 传统依然存在,而且得到了具有时代精神的发展,这就是以宋代诗人崇尚理趣的情怀重新认识儒家诗统。
3.
The poetry of Song China lays stress on reason and taste as a unification of two elements of poetry.
宋代诗学有关义理的学说经过了四个阶段和三次飞跃。
6)  Song [英][sɔŋ]  [美][sɔŋ]
宋代
1.
The downward move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education in the Song;
宋代教化的重心下移与组织重构
2.
The Confucianism and its influences upon the paintings in the Song dynasty;
理学人格对宋代山水画审美理想的影响
3.
Song Liu Criticized in the View;
宋代批评视野中的柳宗元
补充资料:《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
      中国档案汇编。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主编。1942年10月在延安出版。全书一册,文献资料220篇,130余万字。体例为年编。1942年编辑成书后收集到的24篇文献作为补遗收入。该书汇集了1921~1928年初中国共产党第二、三、四、五次代表大会的宣言,中共中央 5次对于时局的主张和"五卅"反帝运动的宣言、告群众书,1926年7月第三次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会议决议案,为国民党清党反共对政局宣言, 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 第二、三、四次全国劳动大会决议案与宣言,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六、七、八、九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以及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周恩来、瞿秋白、恽代英、邓中夏等的文章。1951年 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再版, 增补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决议,1927年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政治决议和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的十余篇文章;删除了延安版附录的《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一文;并将补遗24篇与正编统一按时间顺序排列。1980年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同年9月人民出版社再版并公开发行。该书主要内容是:对于帝国主义与军阀政治的抨击和关于反帝国主义反军阀运动的评述,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党的改组以及反对国民党右派、反动派的斗争,职工运动、农民协会运动的兴起、发展与北伐战争──第一次大革命,国民党的背叛与大革命的失败,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动力与发展前途的探索,领导革命实践中的成功、失误以及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经验教训的认识和总结,以武装暴动反击国民党背叛革命屠杀工农的总方针的确定和"左"倾盲动主义路线的形成等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