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yntax cut

句法截断
2) syntactic diagnostics

句法诊断
3) syntactic judgement

句法判断
1.
The results were that the performances of syntactic judgement and revision on different syntactic typ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nd showed significant age d.
使用句法判断和句法修改任务探查了句法复杂性对汉语儿童汉语句法意识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儿童对不同句型的判断和修改正确率有显著差异,对不同句型的判断和修改正确率随着年龄增长显著提高,而且句法错误的类型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
2.
Using syntactic judgement and syntactic correction tasks,this study explored the processes and fea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yntactic awareness in 4~10-year-old Chinese children.
采用句法判断和句法修改任务,探讨了4~10岁汉语儿童句法意识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3.
Pointing out the deficiency of the present three leading linguistic analyses, this article admits the existence of reproduced structure of verbs in this special sentence pattern, regards it as a coordinate structure, and proves it by three syntactic judgements.
针对现有的三种代表性的语言学分析的不足 ,本文在承认此句型中存在的动词复制过程的前提下 ,从句法角度把该句型分析为并列结构 ,并以三项句法判断加以验
4) Galerkin truncation method

Galerkin截断法
1.
Then, the nonlinear bending of a saturated poroelastic cantilever beam with fixed end impermeable and free end permeable,subjected to a suddenly applied constant concentrated transverse load at its free end,was examined with the Galerkin truncation method.
利用Galerkin截断法,研究了固定端不可渗透、自由端可渗透的饱和多孔弹性悬臂梁在自由端突加集中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弯曲,得到了梁骨架的挠度、弯矩以及孔隙流体压力等效力偶等的时间响应和沿轴线的分布。
2.
Based 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large deflection of saturated poroelastic beam,the dynamical behavior of simply supported saturated poroelastic beam with two permeable ends,subjected to a suddenly applied transversal constant load or a harmonic load,was investigated with Galerkin truncation method.
基于饱和多孔弹性梁大挠度变形的数学模型,利用Galerkin截断法,本文研究了两端可渗透的简支饱和多孔弹性梁分别在突加横向均布常载荷和简谐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得到了梁弯曲时挠度、弯矩以及孔隙流体压力等效力偶等随时间的响应,考察了不同载荷下多孔弹性梁弯曲的响应特征。
3.
Longitudinal vibration equation which governs a pipeline laying in 3000 meters underwater under construction in the case of untouched seabed is established and solved by Galerkin truncation method.
针对国内目前在建的3000m深海管道铺设系统,在管道未触海床的悬空工况下,建立了管道的纵向振动方程,应用Galerkin截断法对方程进行了求解,并进一步分析了波高、波频等海况参数对管道各截面动态应力和振动幅值的影响,分析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大深度管道铺设中的动力学行为,并可为深海管道铺设施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5) truncation method

截断方法
1.
This article first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a truncation method for computing one dimension and two dimension transforms with applications to image processing, then emphasizes the parallel implementation on MPP dawn1000 using the blocked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image operation.
首先简要地介绍了用于图像处理的一维和二维Walsh变换的一种截断方法,然后根据图像操作的特点,着重介绍了用分块的方法在大规模分布存储并行机曙光-1000上的并行实现。
6) cut-off point method

截断点法
1.
Considering the physical features and computing requirements of in-water profile spectral data,the cut-off point method is adopted to identify the outliers in in-water profile spectral data,and i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common methods(the triple standard difference method,ratio method proposed in ProSoft software).
针对水下剖面光谱原始数据的物理特点和计算要求,应用截断点法对其异常值进行判断,并与另外两种较常用的异常值判断方法(三倍标准差法、P roSoft软件中的比值法)进行了比较。
补充资料:句法分析
判断一个句子x是否符合给定句法的过程,也是检验x是否属于给定文法G所生成语言L(G)的过程。句法分析又称剖析。一类模式由文法G所描述也就是对x表示的模式的识别过程。因此,各种句法分析方法均可作为模式识别手段。当G为正则文法时,句法分析一般借助于有限自动机,看 x是否为相应的自动机所接受(见语言识别器)。当G为上下文无关文法时,实现句法分析可用各种剖析算法,其中主要的有自上而下的剖析、自下而上的剖析、CYK剖析算法和厄尔利剖析算法等。但G为上下文敏感文法或 O型文法时,还没有高效率的句法分析方法(见短语结构文法)。
自上而下的剖析 这种剖析是"面向目标"的,从起始符S出发,利用产生式再写句型中的非终止符,以尝试逐步地匹配输入符号串x。若对某一阶段的子目标(x的一个前缀)匹配失败,就必须回溯,再进行其他尝试。如果一切尝试都已失败,则可断言x不属于 L(G)。例如,设G由产生式:①S→aSbS,②S→aS,③S→c规定,且输入符号串x=acbc,则对x的自上而下剖析过程如图1,依次利用产生式①、②、③,就可由 S出发导出x。这相当于自上而下地构成x的派生树(图2),剖析方法由此得名。
自下而上的剖析 与自上而下的剖析过程相反,这是从输入符号串x开始,尝试用产生式左端的非终止符代换句型中的句柄(即与产生式右端相同的子串),以期逐步达到将x缩为起始符S的目标。若某一阶段的尝试失败,也需要回溯并进行其他尝试。如果一切尝试失败,就可以断言x不属于L(G)。例如,以从左到右的次序代换句型中的句柄,对输入字符串x=acbc用前述文法进行自下而上的剖析,其过程如图3。由此可见,依次利用产生式③、②、①,可将x逐步缩减到S。这相当于自下而上地构造x的导出树(图2),故称自下而上的剖析方法。
CYK剖析算法 这种算法是J.科克(Cocke)、D.H.杨格 (Younge)和 T.卡萨米(Kasami)三人于1967年前后各自独立地发现的,并以他们的姓的第一个字母命名。当上下文无关文法G 处于乔姆斯基范式,即产生式的形式为A ─→BC和A ─→α 时,可用CYK算法对输入符号串x=a1a2...an进行句法分析。具体步骤是构造一个三角形的表 T={tij|1≤i≤n+1-j,j=1,2...,n},其中 ti1={A|若A─→ai是G的产生式},i=1,...,n,且当 1≤n时,tij={A|若有某个k,1≤k≤j使B∈tik ,C∈ti+k,j-k,且A─→BC是G的产生式},1≤i≤n+1-j。在构造好表T 以后,由起始符S 是否属于t1n来确定x是否属于L(G)。例如,设G由产生式s─→As,s─→b,A─→sA,A─→a规定,且输入符号串x=abab,则表T 如图4。因s∈t14,故x∈L(G)。
厄尔利剖析算法 这种算法是J.厄尔利于1968年提出的,是对一切上下文无关文法G=(N,∑,P,S)都适用的高效率句法分析方法。当输入符号串x=a1a2...an时,先构造剖析表列I0,I1,...,In,其步骤如下:
① 令j=0。对P 中每个形如s─→α 的产生式,把项目[s-→·α,0]添加到I0中。
② 若[B─→β·,i]在 Ij中,则对 Ii中每个形如[A─→α·Bγ,k]的项目,把[A─→αβ·γ,k]添加到Ij中,这里 i≤j。
③ 若[A─→α·Bγ,i]在Ij中,则对P中每个形如B─→β的产生式,把项目[B─→·β,j]添加到Ij中。
④ 重复第2步和第3步,直到没有新项目可添加到Ij中为止。然后,若j=n则终止,否则用j+1代替j并执行下一步。
⑤ 对Ij-1中每个形如[A─→α·ɑjγ,i]的项目.把[A─→αɑjγ,i]添加到Ij中。转到第2步。在剖析表列I0,I1,...,In构造完毕后,由项目[S─→α·,0]是否属于In来确定x是否属于L(G)。例如,设G由产生式S─→SA,S─→A,A─→ɑA,A─→b规定且输入符号串x=bab,则其剖析表列是
I0
I1
[S-→·SA,0]
[A-→b·,0]
[S-→·A,0]
[S-→A·,0]
[A-→·ɑA,0]
[S-→S·A,0]
[A-→·b,0]
[A-→·ɑA,1]
[A-→·b,1]
I2
I3
[A-→a·A,1] [A-→b·,2]
[A-→·ɑA,2]
[A-→ɑA·,1]
[A-→·b,2]
[S-→SA·,0]
因[S─→SA·,0]属于I3,故x属于L(G)。
对于模式识别来说,句法分析是对输入模式的识别过程,也是对输入模式的结构进行分析的过程。由于它的重要性,除了上述方法外,不少研究者针对不同形式的文法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已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果。
参考书目
A.V.Aho and J.D.Ullman,The Theory of Parsing, Tranlation and Compiling,Vol.1,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1972.
自上而下的剖析 这种剖析是"面向目标"的,从起始符S出发,利用产生式再写句型中的非终止符,以尝试逐步地匹配输入符号串x。若对某一阶段的子目标(x的一个前缀)匹配失败,就必须回溯,再进行其他尝试。如果一切尝试都已失败,则可断言x不属于 L(G)。例如,设G由产生式:①S→aSbS,②S→aS,③S→c规定,且输入符号串x=acbc,则对x的自上而下剖析过程如图1,依次利用产生式①、②、③,就可由 S出发导出x。这相当于自上而下地构成x的派生树(图2),剖析方法由此得名。
自下而上的剖析 与自上而下的剖析过程相反,这是从输入符号串x开始,尝试用产生式左端的非终止符代换句型中的句柄(即与产生式右端相同的子串),以期逐步达到将x缩为起始符S的目标。若某一阶段的尝试失败,也需要回溯并进行其他尝试。如果一切尝试失败,就可以断言x不属于L(G)。例如,以从左到右的次序代换句型中的句柄,对输入字符串x=acbc用前述文法进行自下而上的剖析,其过程如图3。由此可见,依次利用产生式③、②、①,可将x逐步缩减到S。这相当于自下而上地构造x的导出树(图2),故称自下而上的剖析方法。
CYK剖析算法 这种算法是J.科克(Cocke)、D.H.杨格 (Younge)和 T.卡萨米(Kasami)三人于1967年前后各自独立地发现的,并以他们的姓的第一个字母命名。当上下文无关文法G 处于乔姆斯基范式,即产生式的形式为A ─→BC和A ─→α 时,可用CYK算法对输入符号串x=a1a2...an进行句法分析。具体步骤是构造一个三角形的表 T={tij|1≤i≤n+1-j,j=1,2...,n},其中 ti1={A|若A─→ai是G的产生式},i=1,...,n,且当 1
厄尔利剖析算法 这种算法是J.厄尔利于1968年提出的,是对一切上下文无关文法G=(N,∑,P,S)都适用的高效率句法分析方法。当输入符号串x=a1a2...an时,先构造剖析表列I0,I1,...,In,其步骤如下:
① 令j=0。对P 中每个形如s─→α 的产生式,把项目[s-→·α,0]添加到I0中。
② 若[B─→β·,i]在 Ij中,则对 Ii中每个形如[A─→α·Bγ,k]的项目,把[A─→αβ·γ,k]添加到Ij中,这里 i≤j。
③ 若[A─→α·Bγ,i]在Ij中,则对P中每个形如B─→β的产生式,把项目[B─→·β,j]添加到Ij中。
④ 重复第2步和第3步,直到没有新项目可添加到Ij中为止。然后,若j=n则终止,否则用j+1代替j并执行下一步。
⑤ 对Ij-1中每个形如[A─→α·ɑjγ,i]的项目.把[A─→αɑjγ,i]添加到Ij中。转到第2步。在剖析表列I0,I1,...,In构造完毕后,由项目[S─→α·,0]是否属于In来确定x是否属于L(G)。例如,设G由产生式S─→SA,S─→A,A─→ɑA,A─→b规定且输入符号串x=bab,则其剖析表列是
I0
I1
[S-→·SA,0]
[A-→b·,0]
[S-→·A,0]
[S-→A·,0]
[A-→·ɑA,0]
[S-→S·A,0]
[A-→·b,0]
[A-→·ɑA,1]
[A-→·b,1]
I2
I3
[A-→a·A,1] [A-→b·,2]
[A-→·ɑA,2]
[A-→ɑA·,1]
[A-→·b,2]
[S-→SA·,0]
因[S─→SA·,0]属于I3,故x属于L(G)。
对于模式识别来说,句法分析是对输入模式的识别过程,也是对输入模式的结构进行分析的过程。由于它的重要性,除了上述方法外,不少研究者针对不同形式的文法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已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果。
参考书目
A.V.Aho and J.D.Ullman,The Theory of Parsing, Tranlation and Compiling,Vol.1,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197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