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itomar s theory to spell names of a person or a place

威托玛式拼读法
2) wade giles spelling system

威妥玛式拼音
3) spelling method

拼读方法
4) Phonics
[英]['fɔnɪks] [美]['fɑnɪks]

拼读法
1.
A Study on Phonics Teaching Strategy;

英语拼读法教学策略研究
2.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study of phonics method in word recognition based on experiments and a survey.
本文试图用一些实验结果和作者的一项调研来论证拼读法是英语单词识记的有效方法。
5) figure of mark pronunciation

数字拼读法
6) American spelling

美式拼法
1.
The differences are mainly in the phonetic changes of connected speech and some American spellings of special pronunciations have developed into regular usag.
文章旨在探讨和研究美国通用英语(GA)在非正式口语连贯语流中的发音规律,其特点与正常美国口语有很大差别,这主要表现在连贯语流中的音位变化,其中一些特殊发音的美式拼法已发展成了固定使用的词汇,甚至已进入了词典,说明英语语音的不断发展变化已影响到了英语词汇的拼写形式及其词语的发展。
补充资料:威妥玛式拼音
又称"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这是从清末到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国内和国际上最流行的中文拼音方案。
威妥玛(1818~1895),英国人。从1841年起在英国驻华使馆任职,1871年升为英国驻华公使。1883年回国。1888年起在剑桥大学任教授,讲授汉语,直至1895年逝世。
威妥玛在华任职期间,为了外国人(主要是使用英语的人)便于学习和掌握汉语、汉字,先后写成《寻津录》(1859)和《语言自迩集》(1867)两部著作。在这两部著作中,威妥玛使用他根据北京读书音制订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给汉字注音。这个方案以后被普遍用来拼写中国的人名、地名等,一般称为威妥玛式拼音。
威妥玛式拼音比他的前辈如马礼逊等人的拼音方案前进了一步。它虽然保持了接近英文拼法的一些特点,但是并不完全迁就英文的拼写习惯。威妥玛式拼音的最大缺点是没有充分考虑汉语的语音特点,拘泥于国际习惯,沿袭了前人使用送气符号来表示声母p'、t嶉、 k'、ch'、ts'的办法。在实际应用中,送气符号常常被省略,因而造成很大的混乱。
翟理斯(1845~1935)也是英国驻华外交人员,著有《语学举隅》(1873)、《字学举隅》(1874)和篇幅巨大的《华英字典》(1892年上海初版,1912年伦敦再版)。这些书中翟理斯采用威妥玛式拼音来给汉字注音。《华英字典》后来成为当时邮电部门拼写中国地名的主要依据(见邮政式拼音)。
威妥玛式拼音方案如:
声母
韵母
声调 用阿拉伯数字 1、2、3、4,分别表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标在音节的右上角。一般只在辞书里用。
拼写举例 (摘录《语言自迩集》言语例略)
na shui lai.
拿 水 来。
lao-yeh yao-ti shih liang shui,shi k'ai shui?
老 爷 要 的 是 凉
水, 是 开 水?
yao liang shui hsi-tsao,yao wên shui hsi lien.
要 凉 水 洗 澡, 要 温 水 洗 脸。
lien-p'ên li yu wên shui; na tsao-p'ên shih
脸 盆 里 有 温 水; 那 澡 盆 是
lou-ti, p'a pu nêng tao shui.
漏 的,怕 不 能 倒 水。
k'uai chiao jên shou-shih pa!
快
叫 人 收 拾 罢!
威妥玛(1818~1895),英国人。从1841年起在英国驻华使馆任职,1871年升为英国驻华公使。1883年回国。1888年起在剑桥大学任教授,讲授汉语,直至1895年逝世。
威妥玛在华任职期间,为了外国人(主要是使用英语的人)便于学习和掌握汉语、汉字,先后写成《寻津录》(1859)和《语言自迩集》(1867)两部著作。在这两部著作中,威妥玛使用他根据北京读书音制订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给汉字注音。这个方案以后被普遍用来拼写中国的人名、地名等,一般称为威妥玛式拼音。
威妥玛式拼音比他的前辈如马礼逊等人的拼音方案前进了一步。它虽然保持了接近英文拼法的一些特点,但是并不完全迁就英文的拼写习惯。威妥玛式拼音的最大缺点是没有充分考虑汉语的语音特点,拘泥于国际习惯,沿袭了前人使用送气符号来表示声母p'、t嶉、 k'、ch'、ts'的办法。在实际应用中,送气符号常常被省略,因而造成很大的混乱。
翟理斯(1845~1935)也是英国驻华外交人员,著有《语学举隅》(1873)、《字学举隅》(1874)和篇幅巨大的《华英字典》(1892年上海初版,1912年伦敦再版)。这些书中翟理斯采用威妥玛式拼音来给汉字注音。《华英字典》后来成为当时邮电部门拼写中国地名的主要依据(见邮政式拼音)。
威妥玛式拼音方案如:
声母
韵母
声调 用阿拉伯数字 1、2、3、4,分别表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标在音节的右上角。一般只在辞书里用。
拼写举例 (摘录《语言自迩集》言语例略)
na shui lai.
拿 水 来。
lao-yeh yao-ti shih liang shui,shi k'ai shui?
老 爷 要 的 是 凉
水, 是 开 水?
yao liang shui hsi-tsao,yao wên shui hsi lien.
要 凉 水 洗 澡, 要 温 水 洗 脸。
lien-p'ên li yu wên shui; na tsao-p'ên shih
脸 盆 里 有 温 水; 那 澡 盆 是
lou-ti, p'a pu nêng tao shui.
漏 的,怕 不 能 倒 水。
k'uai chiao jên shou-shih pa!
快
叫 人 收 拾 罢!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