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
|
1) self-oriented approach to writing
个人性写作
1.
After criticizing the textbook-style writing of intellectual history,Professor Ge Zhaoguang proposes "self-oriented approach to writing"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葛兆光先生严厉批判了教科书式的思想史写法,提出了思想史的"个人性写作"问题。
2) female personalized writing
女性个人化写作
1.
The female personalized writing in the 1990s is the hot point topic of Chinese literary world at the end of the last century.
1990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是上世纪末中国文坛热点话题之一。
3) individual writing
个人写作
1.
On individual writing of poems in the 1990s;
略论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个人写作
2.
However,"private words" is not the same as "individual words" while "private writing" is different from "individual writing".
然而,“私人话语”又不同于“个人话语”,“私人写作”又不同于“个人写作”,前者由于过分诉求于一种偶在的、琐俗的、完全私有的生活表现,过分“隐私化”,导致文学缺乏普遍性的人类体验,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也就难以进入大众的公共审美。
3.
There have been two sorts of writing patterns that are collective writing and individual writing in the field of writing literary history since Oct.
自建国以来 ,我国的文学史写作就存在两种方式 :集体写作与个人写作。
4) personal writing
个人写作
1.
There are two levels of meaning in"Utopia":one for"Utopia"in my personal writing and the other for"Utopia"in China\'s history and reality.
"乌托邦"在这里有两层意义,一是我个人写作的"乌托邦",另一个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乌托邦"。
5) writing character
写作个性
1.
Most of the compositions want in writing character.
把日记写作引进日常教学中来,可以发现、培养、形成学生的写作个性。
2.
To reach the game, there should be compositionteaching to go with students writing character.
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就要有适应于学生写作个性的作文教学。
6) individualistic writing
个人化写作
1.
Part of the writers devote themselves to individualistic writing.
诗歌渐受冷落,散文趋于火爆,在许多作家由疏离现实到关注现实的同时,亦有部分作家开始热衷于个人化写作。
2.
Since the 1990s, there have been three mistakes in the feminine narration: being misled respectively by feminism, commercialization trap and the divergence of the individualistic writing.
90年代以来的性别叙事存在着女权主义的误导、商业化的陷阱和个人化写作的偏失三大误区, 认清它们的根源才能使步入迷津中的当下女性写作真正走向繁荣。
补充资料:女性写作
自上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文学批评和性别理论登陆之后,女性写作和女性文学研究开始在我国引起关注,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之后,中国女性文学研究更为活跃,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女权运动著作的译介到建构中国本土的女性文学史和文化史,许多学者都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尽管现在学界对如何定义“女性文学”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并不影响女性写作的迅猛发展。许多女性作家把从性别角度作为文学创作的切入点,挑战传统的文学写作,解构以男权为中心的霸权话语。题材和表现手法变得多种多样,女性生命体验和欲望表达表现得比过去更为突出,开拓了文学表现的空间,取得了新的审美效果。许多作家回避了重大题材,更多地从熟悉的身边故事切入,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细腻的笔触,抒发情感思考人生。但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女性写作热,不仅有其自身发展的原因,也是消费时代商品需求互动的结果。 如何看待“身体写作”“私人化写作”,是关于女性写作的又一热门话题。90年代,一部分作家把“我”推向前台,选择了西方女性主义者号召的“让身体被听见”的“身体写作”,把女性特有的生理、心理体验进行细致描述,表现性别差异。在一些作品中有着扭曲的、歇斯底里的身体写作,借此表现出女性受压迫损害和遭遇男权话语压抑的历史及记忆。不得不承认这些作品在颠覆男权文化对女性的控制上极具破坏性和攻击力。 同时也应该看到,女性写作中开拓出来的一些新的表现空间,也在商品化的过程中,逐渐遭到了异化。一些作家拽住“私人化写作”的尾巴,把它们变成了单纯自我欲望的发泄。如《糖》和网上流行的一些女性作品中,主人公纵情酒色,以挥霍青春为幸事,表面上特立独行,实则空虚无聊。是否应该把放纵、酗酒、挥霍当成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当成前卫都市生活的真实记录?应引起我们的思考。作品中过多自然主义的描写也引起越来越多的批评。 女性作品不应成为消费时代的消费品,也不能低估它给读者,特别是求知欲极强的青少年读者带来的负面冲击。写作可以写得严肃深刻,也可以写得优雅浪漫,但不要粗俗无比。同时应该看到,一些女性写作走上另外的误区:过分地攻击男性,或一味夸大女性的性别优势,这都会让女性写作的路子越走越狭窄。 女性写作在“她世纪”的舞台上将如何优美地舞蹈?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应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写作,女性写作同样不能忘记这种写作的本质追求。新世纪的女性写作应当在反思和创造中,开拓出具有东方特色的文学风采,才能在文学史上留下她美丽的身影。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