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itter Bynner

威特.宾纳
2) Jonathan Swift

乔纳森·斯威夫特
1.
On Jonathan Swift s Importance In Irish History of Culture: A Study Compared With Lu Xun;

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文化选择与文化地位
3) Kuwaiti Dinar

科威特第纳尔
5) babinski-nageotte syndrome

巴宾斯基-纳若特综合征
6) Wigner-Witmer rule

维格纳C威特默定则
补充资料:斯威夫特
斯威夫特(1667~1745) Swift,Jonathan 英国作家。1667年11月30日生于都柏林,卒于1745年10月19日。15岁入都柏林大学,25岁获牛津大学硕士学位,34岁获博士学位。先以两篇讽刺批判性的论文《书籍之战》和《无稽之谈》初次显示了他的讽刺才能。1699~1710年任爱尔兰大法官秘书,先后四次到伦敦。1710年10月任《考察报》主编,支持托利党政府同法国签订和约,成为首相和女王的亲信。他给定居在爱尔兰的女友艾斯特写了大量内容广泛、情深意切、妙语连珠的信件,后以《给斯特拉的信》为题发表,成为英国书信文学的珍品。1714年回到爱尔兰任副主教,积极投入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写了一系列战斗性很强的政论、杂文和小说。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是他的代表作。全书共四卷,通过主人公格列佛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巫人岛、贤马国等虚构国度的离奇旅行和种种遭遇,集中反映18世纪初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讽刺批判英国的内外政策,歌颂历代进步人士的正义斗争。作品想象力丰富,构思奇特,语言精练。小人国、大人国的故事,在世界各地几乎家喻户晓。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