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制衡与监督
1)  balance and supervision
制衡与监督
2)  Inner-Party power's supervision and checks and balances
党内权力监督与制衡
3)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监督与控制
1.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hegiene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the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of public sanitation system based on Web GIS is designed,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function and database.
结合卫生监督机构的实际,设计基于Web GIS的公共卫生安全监督与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功能设计和数据库的设计等。
4)  Restriction and Governing
制约与监督
1.
The Restriction and Governing of National Audit to Power;
国家审计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探讨
5)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控制与监督
1.
Strengthening the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of the fund for the capital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earnest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fund for the capital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的控制与监督,是切实做到管好用好水利建设资金的重要保证。
6)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监督与制约
1.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the dispute-solving role of commercial arbitration in the field of commerce and trade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and in order to solve the dispute quickly, economically, initiatively and fairly, it 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scientific mechanism of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for arbitration.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商事仲裁在经济贸易领域中的纠纷解决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能够在确保商事仲裁快捷、经济、自主的同时不失公正,建立科学的仲裁监督与制约机制则成为必要。
补充资料:《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
      中国档案汇编。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为配合延安整风运动而主持编辑。1941年12月在延安出版。全书两册,辑入文献资料500余篇,280万字。体例为类编, 分为政治问题、组织问题、军事问题、锄奸问题、职工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宣传教育8类。 各类文献分别按时间顺序排列。1941年编辑成书后收集到的 190篇文献,分别作为各类的补遗收入,并编有正编与补遗统一的编年目录以备检索。195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再版,增补了中共六届三中全会文件,已收入《毛泽东选集》的文献改为只列篇目,并将各类正编与补遗统一按时间顺序排列。1981年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增补了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1945年4月20日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由人民出版社于同年2月再版并内部发行。该书汇集了 1928年7月至1941年11月期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六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 六中全会,中央政治局、 中央书记处以及各部、委、共青团中央、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军委及总政治部和少数地方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的文献。文献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领导中国工农群众创建红军,苏区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进行土地革命和经济文化建设与反对国民党 "围剿"的斗争, 关于党的组织与思想建设以及反对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与右倾投降主义、 张国焘右倾逃跑主义与分裂主义的斗争,关于"九一八"事变后反蒋抗日以及号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倡导和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针和政策, "七七"事变后领导敌后人民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与"三三制"政权、进行经济文化建设以及肃反锄奸的政策,关于红军、 八路军、 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的发展建设、战略战术、政治工作的方针与原则,关于坚持抗战、 团结、进步,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投降、分裂、倒退的策略,关于领导工人、 农民、 青年、妇女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斗争的政策等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