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山西大同大学学生
1)  student in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山西大同大学学生
2)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山西大同大学
1.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Extracurricular Sports Present Situation in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对山西大同大学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  college students in Shanxi
山西大学生
1.
students were tested,the statistic result revealed that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hanxi Province are mo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radition than of the times.
对 450 8名被试测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 ,山西大学生人格特征多传统色彩 ,少时代精神。
4)  Shanxi University
山西大学
1.
PROBING TO THE INCREASE OF SCIENTIFIC THESES IN UNIVERSITIES:a Case of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the Published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reatises of Shanxi University;
对高校科技论文增长的探讨———山西大学科技论文统计例析
2.
The Music Mass Organizations of Shanxi University after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抗战胜利前后的山西大学音乐社团
3.
From Shanxi Academy to Shanxi University (1902-1937);
从山西大学堂到山西大学(1902-1937)
5)  Shanxi Academy
山西大学堂
1.
On Shanxi Academy s contribution to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education of China;
山西大学堂对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贡献
6)  Shanxi University
山西大学堂
1.
“Britain Trend” of Shanxi University;
山西大学堂的“英国风”
2.
Shanxi University's Science Educ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1902 and 1912
1902~1912年山西大学堂的科学教育及其特点
补充资料: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大同大学

[英]university of datong in shanxi

学校简介

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煤海之乡山西大同。校园占地面积2292.82亩,建筑面积612605.43平方米,中外文藏书180.19万余册,中外文学术期刊2502种,开通7个学术期刊数据库,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已达10435.5万元。基本办学条件均达到或超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规定的合格标准,在校生20671余人。多年来,学校立足雁同,服务山西,辐射全国各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善于和精于素质教育的应用型师资,赢得省内外用人单位的好评。进入新世纪,学校与时俱进,又站在了一个新起点,紧紧抓住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开拓,自主发展,在坚持师范教育为主、保持师范教育优势和特色的同时,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非师范教育,在坚持本科教育为主、确保本科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发展研究生教育。2002年7月,按照国家:“调整、共建、合并”的精神,根据山西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以及为区域经济服务的需要,经教育部批准,以雁北师院为主,合并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大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山西大同大学。现正在进行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和校园扩建,努力向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办学层次多样化、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地方性综合大学跨越迈进。

学科专业建设 充分发挥学校合并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对现有学科进行结构优化,发展特色和优势,着力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加强相关基础学科建设,发展应用技术学科,推进学科间交叉,形成学科群体优势并扶植新的学科增长点,以形成学科的综合优势。学科建设要依据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对部分新建的或较薄弱的学科要强基固本;对重点发展的学科要加强相关二级学科的建设,以形成学科的支撑和学科群体的优势。2010年前申请硕士授予单位,申报建成10个硕士点。2015年前,硕士点达到15个,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成3个博士点;在此期间将现有的3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建成省级重点学科,并再建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2020年硕士点达到20个,博士点达到5个以上;并力争在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方面有所突破。

依托学科建设,加强专业建设,主动适应山西省、大同市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教育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围绕把学校建成综合大学的目标,积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设一批特色明显、具有一定优势的品牌专业,增设一批社会急需的、有竞争力的、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到2010年,本科专业达到40个左右,2010年达到45个,2020年达到50个。

师资队伍建设 2005年,专任教师总数增至1309人,其中正副教授498人;主讲教师中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达到95%以上;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达到60%以上。2010年以前,学校每年投资500万元资金用于师资的培训、引进和奖励。2015年到2020年争取培养10-20名省内外知名大师级教师,50-70名教师进入校级学科带头人行列,选拔、培养400-500名有发展潜力的较高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同时,要加强师德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具有高尚师德、优良教风和敬业精神,具有严谨科学态度和高度责任心的教师队伍。

科学研究水平 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加强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积蓄科研实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科学研究,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创造条件。近10年内,要立足现有基础,根据硕士点建设和科技发展要求,相应地建设好20个以上研究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