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国民教育体系
1)  national educational system
国民教育体系
1.
Preschool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al education for life development,which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national educational system with remarkable public interest.
学前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公益性。
2)  the US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system
美国全民国防教育体系
3)  modern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1.
It is significant to construct modern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意义重大。
2.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abide by the law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growth to make original innovation in school system based on its own needs of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 various patterns of school system?熏 form distinctive system of school system?熏 then become the organic part of modern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national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with vitality.
职业教育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遵循各类职业人才的成长规律,进行原创性的学制创新,以“无缝隙连接”为创意点,创立包括五年制专科学制、五年制本硕连读及专业职称和专业学位相结合学制、全等级一体化学制等丰富多彩的学制模式,形成个性鲜明的学制体系,与普通教育相辅相成、相互沟通、融合发展,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国家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3.
There exists crossed and tolerant relations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modern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职业教育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具有交叉相容关系。
4)  citizenship educ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中国特色公民教育体系
5)  the state educational systems
国民教育体制
1.
The idea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was advanced by Matin Lulther and John Galvin, promoted to the rise of the state educational systems,and supplied the foundation of history of western edcational modernization.
路德、加尔文所提出的关于强迫义务教育的主张,促进了西方各国国民教育体制的建立,为欧美教育现代化提供了直接的历史基础。
6)  nationalized education system
民族化教育体系
补充资料:国民教育

“国民教育”

台湾教育体系按教育类型分为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包括“国民教育”、高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非正规教育包括幼儿教育、特殊教育、补习教育等。按教育办学方式分,台湾教育可分为官办与私办两种,即“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私人办学是台湾加快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台湾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50年以前,台湾私立学校很少,学校主要为官办。1955年,台湾当局颁布《私立学校奖助办法》后,由于采取免税、低息贷款以及每年由教育主管部门拨给一定补助专款,促进了台湾私立学校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私人兴办职业学校和专科学校发展更为迅速,学校数远超过过官办。到1988年,私立职业学校占了55.7%,私立专科学校占82.9%;私立大学及独立院校占35.9%,但学生人数占60%以上。80年代末,台湾当局进一步开放私立办学校的办学限制,进一步促进私立学校的发展。目前总体格局是,“国民教育”以公立为主,私立学校甚少;高级中等教育则是公立与私立平分秋色;高等教育则是私立后来居上,已占了高校总数64.7%。

“国民教育”。又称“九年国民教育”,也即中小学教育,属普及义务教育,教育期限包括小学6年,初中3年,分别称“国民小学”与“国民中学”,共计9年。基本上是以提高人口素质为宗旨,即对6到15岁的儿童与少年进行义务教育。1962年,台湾首次召开教育大会,针对当时的学制与教育问题,研究配合经济建设的教育方案和规划。60年代末期始,台湾当局开始推动九年义务教育,率先在金门地区试点。1968年8月起,正式实施“九年国民教育制度”,全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小学毕业生一律免试进入中学就读。

1970年,台湾召开第二次教育大会,制订了新阶段的教育纲领及实施“科学教育”的革新方案,组织人力编写在中小学实施“科学教育”的实验教材。台湾当局甚至把加强中小学教育当成“百年大计”和发展经济的最大投资,采取强化义务教育的许多具体方案。1979年和1982年,台湾先后制订了《“国民教育法”》和《“国民教育法施行细则”》,规定6到15岁的儿童强制入学;后又相继制订《强迫入学条例》、《“国民小学”课程标准》及《改进“国民教育”六年计划》等,将“国民教育”法制化、具体化。1988年,台湾召开第三次教育大会,制订新的“国民教育”发展计划,提出未来“国民教育”要以德、智、体、群、美五育全面发展的目标。同时将“国民教育”向幼儿教育和职业教育延伸。随后,台湾开始规划将9义务教育延长至12年,以实现12年义务教育。

2000年,台湾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学教育的投资与改革。自2001年起,台湾正式实施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教育,其中2001学年度在小学一年级实施,2002年扩大到小学二年、四年与初一,到2003年中小学全面实施。到2001年10月,已有716所初中试办“九年一贯新课程”。2003年初,台湾“教育部”公布“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取代原先的“暂行纲要”,一个主要内容是强调本土化教育,乡土语言音标教学原则上延至小学三年级,初中社会课程增加“认识台湾”的内容等。然而,主张台湾意识的本土化教育,在岛内引起极大争议。

近年来,“国民义务教育”重视“发展小班教学精神”,2001学年度,小学与初中每班学生平均为30.5人与34.9人,平均每位教师教导学生分别为21.5人与18.3人,均较以前明显下降。同时,2001年9月起,全面实施小学五年级、六年级英语教学。为提高小学教师英语水平,于2002年起建立小学英语师资“认证制度”,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先通过教育主管部门所办或委办的检核测验,或全民英语检验中高级以上、电脑化托福测验213分以上,另加发音测验。

“国民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到2000学年度,台湾共有“国民小学”2600所(其中私立25所),在校学生近193万人,教师10万余人;“国民中学”709所(其中私立仅7所),在校学生在1995学年度达到116万人后开始下降,2000年降为93万人,教师4.9万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