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巩县石窟
1)  Gong county grotto
巩县石窟
1.
Gong county grotto was carved in late Northern Wei.
巩县石窟开凿于北魏晚期,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造像风格发生了部分变化。
2)  Gongxian caves
巩县石窟寺
3)  New Discovery of the Cave Temple in Gongxian
巩县石窟寺新发现
4)  Yi Xian Wanfotang Shiku
义县万佛堂石窟
5)  Gongxian
巩县
1.
Fusulinid zones of the Taiyuan Formation in Yingyang-Gongxian area, Henan;
河南荥阳-巩县地区太原组■带
6)  grottoes
石窟
1.
Study on Miniature Grottoes and Statues of Buddhism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n Changzhi Region;
长治地区隋唐佛教小型石窟和摩崖造像研究
2.
The particulates have more acidic pollutants with strong acidity and have the corrodibility to grottoes.
云岗石窟群(山西大同)正在受到大气污染的危害,特别是气溶胶粒子所造成的危害十分显著。
补充资料: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中国佛教石窟。位于河南巩义市(原巩县)城西北2.5千米的洛河北岸,开凿于邙山岩面上。创建于北魏晚期,原名希玄寺。现存大窟5个,摩崖大像3尊,佛龛约1000个,摩崖造像龛238个,总计造像7700余尊,铭刻186方 。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至唐宋。总体风格与龙门石窟相近,但规模小,整体造像艺术水平也不如龙门石窟,但其中也不乏精品。题材除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还有礼佛图、神王、怪兽、伎乐等。
   
   

第三窟中心柱南侧飞天(北魏)

第三窟中心柱南侧飞天(北魏)


   
   第一窟礼佛图浮雕,分刻于南壁窟门左右,各作3层,相向排列。东侧为以帝王为首的男供养人行列,主像13人各高约60厘米,侍从40余人,矮于主像。西侧为以皇后为首的女供养人行列,主像11人,侍从30余人,形象均矮于东侧,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形象刻画精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制作最为精美的浮雕帝后礼佛图。石窟顶部浮雕保存完整,制作精巧,是巩县石窟艺术的又一特色。如第一窟顶部平棊,每边10个方格,内外3层,内层围绕中心柱为一周飞天;第二层分别为莲花、卷草和化生;最外层刻不同的莲花图案。繁缛富丽且组织得井然有序。又如第三窟顶的浮雕飞天,带饰飘舞,人物凌空翱翔,祥云衬托,形象及衣饰刻划精巧,是其他地区的石窟所未见的。巩县石窟中唐代小龛的形象也非常精美,如第四窟外壁龙朔二年(662)的119号龛,形象丰富而有变化。巩县石窟是研究中国早期石窟雕刻史的重要实物。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