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二里头宫城遗址
1)  Imperial palace relics of Xia Dynasty in Erlitou
二里头宫城遗址
2)  Erlitou site
二里头遗址
1.
The Erlitou site in Yanshi county,Henan province is one of the famous remains of Bronze pe- riod city settlements located at the east of Luoyang plain.
通过对地层中分散的木炭分析,初步认为二里头遗址周围分布有大量的阔叶树栎林、杂木林和少量的松柏针叶林;当时的气候是温暖湿润的,但具体到不同的文化时期可能也存在着温湿度差异,二里头文化四期与一、二期之交气候相比较,前期的生态气候好于后期;通过对灰坑里的木炭分析,显示不论在二里头文化一、二期之交,还是在二里头文化四期,古人喜欢把栎木作为薪炭材。
2.
There are many east cultural factors in Erlitou site.
二里头遗址存在着浓厚的东方文化因素。
3.
Erlitou site lies on the Yiluo plain.
坐落在伊洛平原上具有超群面积的二里头遗址,拥有高规格的文化内涵,年代与夏纪年大体相合,地处文献记载夏人主要活动区域,应为夏王朝首都。
3)  Erlitou Site in Yanshi
偃师二里头遗址
1.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Feature of the Capital of Erlitou Site in Yanshi;
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都城空间结构及其特征
4)  On the Erlitou Site
试析二里头遗址
5)  Chengtoushan ruins
城头山遗址
1.
Through discrimination of grain shape 322 ancient rice grains at Chengtoushan ruins were studied.
用粒型分析和判别法对城头山遗址的322粒古稻作了研究,古稻种群中含有类似野稻粒型的个体占5。
6)  Erligang yizhi
二里冈遗址
补充资料: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遗址

    中国青铜时代的遗址。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村,面积3平方千米。1959年发现并开始发掘。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爵(二里头遗址出土)

铜爵(二里头遗址出土)


   
   其主要堆积属二里头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1世纪~前17世纪,一般分为四期。
   在遗址中发现有宫殿基址和墓葬及铸铜、制陶、制骨、制玉等手工作坊遗迹。其中1号宫殿基址平面为方形,占地1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面阔8间、进深3间、四阿重屋式坐北朝南的殿堂,四周有廊庑,前面是大门,中间是广庭。2号宫殿形制基本相同,规模略小。这是中国已知年代最早的宫殿。未发现与宫殿相称的陵墓,但有不少中小型墓葬,都是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中型墓一般有棺有椁,随葬铜、玉、陶、石、漆器等。小墓多有棺,随葬品以陶器为主。有些死者无一定葬式,被弃置坑穴之中,均无随葬品,有的双手被捆绑,属于非正常死亡者。埋葬方式的差异,反映出死者生前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文化遗物除铜、玉、陶、石、漆器外,还有骨、蚌器。青铜器包括工具、兵器、礼器、乐器和装饰器。其中鼎、斝、爵、盉等,是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容器,都用复合范铸造,制作技术已较复杂。用200多粒绿松石镶嵌的兽面纹铜牌,是中国所见年代最早的铜镶玉制品,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在陶器、骨片上发现刻划符号20多种,有的可能是原始文字。卜骨出土数量较多。乐器有陶埙、石磬、铜铃等。这些遗物是反映当时居民精神生活的宝贵资料。
   学术界对该遗址的认识存在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它是夏代都邑故址;有人认为遗址第三、四期属于早商文化,当时这里可能是汤都西亳,而第一、二期可能是夏代晚期遗存。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