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采收标准和采收方法
1)  Picking standard and method
采收标准和采收方法
2)  harvesting standard
采收标准
1.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rvesting standard of tobacco leaves and their quality;
烤烟成熟采收标准与质量关系的研究
3)  harvesting equipment and method
采收工具和方法
1.
The harvesting equipment and methods of rattan cane
棕榈藤藤条采收工具和方法
4)  plucking ways
采收方法
1.
The comparison experiment between two plucking ways of cured tobacco 5~7 times (routine) and 3~4 times, was conducted for evaluating its quality and yield under the standard cultivated condition to look for the way which can reduce the input cost in production.
为了寻求降低烤烟生产投入成本的途径 ,对规范栽培条件下所产的烟叶进行了常规(5~ 7次 )采收与减少采收次数 (3~ 4次 )两种采收方法的对比试验。
5)  Standard for harvesting and grading
采收分级标准
6)  Fresh ear harvest standard
鲜穗采收标准
补充资料:蔬菜采收
      对达到商品成熟度的蔬菜产品器官进行收获的过程。有的蔬菜只需进行一次采收,即完成生产的全部工序。但多次采收的蔬菜则在采收期间还要进行田间管理作业。合理的采收要求及时和避免损伤,这对提高产量、降低贮运损耗、保持和改进产品品质、防止感病腐烂有直接关系。
  
  采收标准  蔬菜种类繁多,供食用的产品器官不同,鲜销或加工、贮藏等用途不一,因而采收标准也不一致。但共同的都是以是否达到商品成熟度,即是否成熟到适合于食用或加工、贮运,作为唯一的采收标准。就多数蔬菜而言,商品成熟均早于生理成熟。如以根、茎、叶、花或幼嫩果实供食的蔬菜均在生理成熟前就采收。只有少数蔬菜如番茄、西瓜、甜瓜等的商品成熟度才与生理成熟度基本一致,即可以生理成熟度作为采收的标准。
  
  蔬菜产品器官是否达到商品成熟度或符合采收标准,一般可按某些指标凭感官判断。但这些指标并非对每一种蔬菜都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同一种蔬菜产品器官在应用某种指标进行判断时,由于用途不同也可有不同的商品成熟度标志。另外,由于不同地区消费习惯的不同,采收标准还常有一定的地区差异。常用的判断指标有:①色泽。即以产品器官的颜色变化和光泽度作为主要采收标准。如番茄一般在果实开始转红时采收,甜椒一般在果皮转浓绿而有光泽时采收,豌豆在荚果从暗绿变为亮绿色时采收等。但供较长时期贮运的番茄则以果脐泛白的转色期为采收适期;供罐藏制酱或干制辣椒以果实充分红熟为采收适期。②坚实度。坚实度可以是某些蔬菜生育良好、充分成熟或尚未过熟变软,因而能耐运输贮藏的标志,如甘蓝的叶球、花椰菜的花球以及供贮运的南瓜、番茄等都应在达到一定硬度时采收。但某些蔬菜的产品器官趋于坚硬,则表示其食用品质下降,如绿叶蔬菜和作蔬菜用的豌豆、菜豆、豆薯、甜玉米等一般应在幼嫩时采收。③大小。即以产品器官的高度(如芹菜)、直径(如萝卜)等作为适于采收的主要指标。④生长状态。如洋葱以假茎部变软开始倒伏、鳞茎外皮干燥,芋头以须根枯萎,莴苣以生长点不超过叶丛,不结球白菜以薹高不超过莲座叶的先端等为采收适期。上列采收标准常因不同的品种而有差异,需凭娴熟的经验,加以综合运用。
  
  除感官鉴别外,还可根据器官内部的物质组成、能量(如呼吸强度)以及组织(如硬度、透性、离层)的变化等制订各种蔬菜供不同用途时的采收标准。
  
  采收时机  蔬菜的合理采收时机除根据采收标准掌握外,尚须考虑下列因素:①保持长势。多次采收的蔬菜,如茄果类、瓜类的第一果(或第一穗果)宜适当早采,常在幼果尚未达到采收标准时就提前采收,以利于植株发棵和后续果实的生长。到结果盛期每隔1~2天就采收一次,可免植株早衰。用种子直播的蕹菜第1、2次采摘时,茎基部可留2~3节,以促进萌发较多的嫩枝;第3、4次采摘时,适当重采,仅留1~2节,可免发枝过多,生长纤弱、缓慢,影响产量和品质。多年生的韭菜,为维持高产和使地下根茎贮藏有足够的营养物质,防止早衰,应控制收割次数;且不能割得过低,以免损伤叶鞘的分生组织和幼芽,影响下一刀产量和长势。②提高贮性。高温时采收不利于采后贮藏;降雨后采收,成熟的果实易开裂,滋生病原菌,引起腐烂。一般以在晴天清早气温和菜温较低时采收为宜。供冬季贮藏用的芹菜、菠菜等耐寒蔬菜,在不使受冻的前提下适当延迟收获,可免贮藏时脱水和发热、变黄腐烂。薯芋类蔬菜成熟过程中糖分转化为淀粉,适当延迟采收有利于提高贮性;反之,有的蔬菜如番茄,成熟过程中糖分增加,淀粉减少,则以适当早采的贮性较好。某些蔬菜采收前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可在采后延迟其成熟,利于贮藏。③保持鲜度。蔬菜鲜度主要由呼吸强度和失水速度决定,而温度则是影响呼吸和水分含量的最主要因素。在气温较低的清晨或上午采收,有利于保持产品的鲜度。
  
  采收方法  地下根茎类大部用锹、锄或机械挖刨。有的采收机械还附有分级、装袋等设备。采收时应避免机械损伤;采收后摊晾使表面水分蒸发和伤口愈合。洋葱、大蒜可连根拔起,在田间曝晒,使外皮干燥。多数叶菜类、果瓜类、豆类蔬菜则用刀割、手摘或用机械采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