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茶乡”五凤乡位于浙闽两省、苍南、福鼎、泰顺三县交界山区地带,四面环山,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距县城灵溪21公里,西接104国道,东连省道水霞线,马分线公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五凤乡有着良好的生态植被,平均海拔500余米,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9℃,无霜期275天。这里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常年云雾缭绕,是发展高山植物培植的理想场所。全乡总面积2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37亩,下辖9个行政村,总人口1.2万。
近年来,五凤乡乡村面貌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开通了有线电视,建成了程控电话、移动通讯等一系列通讯设施,9个行政村全部开通机耕路。完成马分线公路西段的砂改油,实现通乡公路柏油化,东段工程已经开始实施,目前距县城只有半小时的车程。建成五凤中心校和八亩后圣雄2座希望小学,高标准实现“两基”工作。人民安居乐业,农民年收入递增在18%以上,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飞跃发展。
五凤有着悠久的培茶、制茶历史,采茶于山峦起伏、环境幽宁、泉水清洌、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之巅,其产品集日月精华、吸云雾灵气、承天然甘露,配以精湛的工艺制作而成,以其色、香、味、性俱佳而列为茶中上品,早在几百年前就为世人所乐道。这里是茶的海洋,茶的世界,高山、路边、溪畔、村口全部是绿色茶树,同周围的茶园相映衬,形成了浓郁的茶文化氛围。五凤乡历届党委、政府都紧握茶叶这根经济命脉,始终把茶叶作为特色支柱产业来抓,鼓励茶农做大做强茶叶基地建设,带领全乡人民上下共念茶经,齐作茶文章,现已建成高山茶园基地近万亩,茶叶初制厂9个,精制厂2个,并形成采摘、生产、加工、包装的系列性操作体系,经过理念的品种调整,名优产品比例逐年上升。现有永嘉乌牛早、平阳特早、龙井43、早逢春、迎霜、黄椰枣等系列名优产品,生产的名优茶广销国内外市场。同时不失时机地扩展营销网络,同温州茶厂联营合作,走国际化市场路子,由于五凤乡所产的茶叶味形极佳,被国内外茶商所接纳认可,近年来产量大增,供不应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3年茶叶产量达500多吨,总产值1000多万元。几年来,五凤乡党委、政府在保证发展茶业基础地位不受动摇的原则上,稳定面积,稳定生产,大力发展茶山基地建设,对茶农给与政策、服务上的倾斜,推进规模经营,走“品牌兴业”之路,“绿信”牌苍南翠龙茶在省十三届名茶评比中获第一类名茶,第三届“中茶标”评比中获优质茶称号,杭州世界茶叶博览交易会获国际名茶金奖称号。同时五凤乡还积极走绿色茶叶之路,发展了500多亩有机茶,2000多亩无公害茶叶并获得了专家认证。
五凤乡有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耸立在你面前的世峰峦起伏的群山,视线所及到处是苍松、古藤和连片的竹林,人如置身于绿色的海洋。以景色优美铸成的仙岩洞景点洞幽峡险,境内千峰万壑、层峦叠嶂、清泉飞瀑、古迹纷陈、风光秀丽、浑然一体组合成自然之精髓,融雄、奇、险、峻为一身,构成一幅完美山水画卷。建于元朝的普尾大圆寺,有着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源远流长,至今保存完好。山景、水景、洞景、人文景观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构成了五凤特有的自然景观。千百年来,由于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使五凤“养在深闺人不识”,如今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拉进了同外界之间的沟通距离,善良、纯朴的五凤人民真诚欢迎各界人士前来旅游观光、投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