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琼州学院图书馆
1)  library of Qiongzhou College
琼州学院图书馆
2)  school of library science
图书馆学院
3)  academic library
学院图书馆
1.
Describing such common points as widely demanded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requirement for a wealth of talents among technical colleg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at an academic library should coordinate with advanc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 and make itself adaptable in aspects of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operation.
本文通过对现代高职教育先进教学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共性描述,阐述了学院图书馆应该配合高职教育的发展,在管理层面、技术层面、业务流程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并提出学院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应具有一定的地位。
2.
Described superior teaching charactoriec and social requirement for a wealth of talent,this paper expound that academic library should coordinate with advanced vocational educations development,and make suitable resdjust in aspect of manegement and technology and so on ,also put forward a viewpoint that academic library should play a important role in qualit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本文通过对学院图书馆的教辅作用和现代高职教育先进教学特点的共性描述,阐述了高职学院图书馆在高职教育发展和对学生读者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就管理层面、业务流程等方面如何作出相应的调整,提出了自己新的看法。
4)  Qiongzhou University
琼州学院
1.
Forcefully Furthe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aduate Institutes——Promoting the School-running Standards of Qiongzhou University Fulfilling the Leap Development Conception;
强力推进本科院校建设——提升琼州学院办学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构想
2.
Highlighting National Feature Crea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Brand——Innovative Research Conception and Practice of Haian National Culture Conducted by Qiongzhou University;
突出民族特色 创建科研品牌——琼州学院研究海南民族文化的创新构想与实践
3.
On Strengthening Interior Building to Improve Education Quality——Implementing the blueprint of healthy and fast development of Qiongzhou University
强化内涵建设 增强办学实力——推进琼州学院新一轮快速健康发展的构想
5)  Library of Wenzhou University
温州大学图书馆
6)  library of Yangzhou University
扬州大学图书馆
补充资料:布琼尼军事通信学院

苏联武装力量培养通信兵军官的高等军事学校,研究通信问题的科研中心,校址在列宁格勒。前分为1919年设立的工农红军指挥人员高级电工战术学校。1921年改为电工技术学院。1923年从莫斯科近郊的谢尔吉耶夫镇迁到彼得格勒,同军事工程学院合并称为军事工程和电工技术学院。1925年,电工系移交列宁格勒乌里扬诺夫(列宁)电工技术学院,组成军事电工技术系。1029年该系改为捷尔任斯基军事技术学院电工系。1932年,以电工系为基础建立了军事电工技术学院设指挥、无线电工程、有线通信、动力工程、电机加工业6个系。1941年改为军事通信电工技术学院。1946年改为军事通信学院。1952年分为军事通信(指挥)学院和军事通信工程学院,1957年重新合并。

学院的学者和工程师在培养军事干部的同时,为发展苏军的通信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c学院专家同工业部门工作人员协作,研制出许多新型电话机、电话交换机、中波电台和长波电台。1939年,以h.m.伊久莫夫为首的学者小组研制出了探雷器。

苏德战争开始后,学院集中主要力量为苏军通信兵加速培养指挥员和工程师。科研工作也尽最大努力满足前线需要。学院成立了支前技术小组,有军队通信、特种技术和动力工程等方面的主要专家参加,为改进通信器材和军事电工设备,研制新的仪器和仪表做了大量工作。学院派出的代表参加了试验通信器材和编写关于通信器材构造和使用的教令、手册、细则和说明书,给作战军队的通信兵提供直接帮助。

在战争年代,学院的许多毕业生担任了通信兵的指挥工作,保障了从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到各部队和分队所有指挥环节的通信联络。30多人任方面军通信主任和副主任,约40人任集团军通信主任。

战后,学院坚持培养具有高度政治素质和精神战斗素质、有训练和教育部属才能的通信兵指挥员和工程师,并帮助各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培养军事干部。科研工作致力于进一步发展组织通信联络的理论和实践,提成通信联络在各种战斗和战役中的可*性和生命力。学院极为重视提高教员的教学技能和完善教学方法。

学院设有(1976)指挥系、工程系和函授系,设有训练把场、科研和教学实验室以及藏书约90万册的图书馆。还建立了现代化的野外训练基地,能够在最大限度接近实战条件下有效地进行使用通信技术装备的训练。学院始终与部队保持密切联系,关心科学干部的培养。苏联科学界著名人士b.a.韦坚斯基、a.a.彼得罗夫斯基和m.b.舒列伊金等在建院初期曾在该院任教。后来,在这里工作过的著名学者还有a.и.贝格、h.m.伊久莫夫、г.b.基苏尼科和a.a.科瓦连科夫等。该院学生中,有不少人成了学者,为无线电电子学、电信和组织通信联络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是:a.φ.别列茨基、b.φ.弗拉索夫、b.п.达维坚科、п.a.科托夫、п.m.库罗奇金、e.m.马什科夫采夫、e.л.奥尔洛夫斯基、л.m.芬克等。学院每年都进行大量的科研工作,其成果为部队所推广应用。

学院荣获红旗勋章一枚(1944),列宁勋章一枚(1968),以及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勋章。1933年4月25日,学院以c.m.布琼尼的名字命名。

历任院长:1919年a.b.巴宾斯基、1919-1921年e.a.别尔南杰利、1922-1925年a.k.奥夫钦尼科夫、1932-1938年k.e.波利休克(旅级工程师)、1938-1942年b.m.戈维亚德金(旅级工程师,1940年6月4日起为通信兵少将)、1942-1944年a.г.拉普金少将、1944-1949年k.x.穆拉维约夫通信兵少将、1949-1951年和1957-1961年л.п.米罗什尼科夫通信兵中将、1951-1957年b.b.兹韦尼戈罗故基通信兵少将、1961-1975年a.a.弗罗洛夫通信兵上将、1975年起为a.п.鲍里索夫通信兵中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