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施正一
1)  Shi Zhengyi
施正一
1.
Rigorously Doing Scholarly Research and Blazing New Trails——Discussing Shi Zhengyi collected works;
严谨治学 开拓创新——评《施正一文集》
2)  Zhengyi
正一
1.
There are two schools:Zhengyi and Quanzhen in Taoism,and based on the field work the writer analyzed as well as comparative researched on the music between the two schools with their features,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and the formative reason under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ackground.
本文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之下,结合大量田野调查,立足道教音乐文化自身的规律,对当今正一派与全真派音乐进行对比研究。
3)  correction measures
修正措施
4)  righting measure
扶正措施
1.
According to the real time condition of damaged ship at sea,the calculation method used for optimizing the righting measures of ship damaged stability is presented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in this paper.
根据海上舰船的实际破损情况,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GA)的破损进水舰船的优化扶正措施方案的计算方法;采用符号编码的方式,在GA算法中,通过在进化的不同阶段,设置大小不同的交叉及变异概率,提高进化速度,便于找到全局最优解,并编程实现。
5)  Corrective Action
纠正措施
1.
Two ISO item corrective action andpreventive action were explained detailedly.
详细解释了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标准条款。
2.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way to perform reliability growth test,common defective phenomona,failure causes and their corrective actio
介绍了如何开展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增长试验 ,并就一些常见的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纠正措施。
6)  straightening up performance
扶正施工
补充资料:施明正

施明正,本名为施明秀,1935年出生于台湾高雄市。

1961年因受其四弟施明德的影响,以叛乱罪系身台东泰源监狱。1967年在狱中写了第一篇小说“大衣与泪”,从此展开了他文学生涯,同时亦有诗作、画作、雕塑的发表。

1981年以“渴死者”获吴浊流文学奖小说佳作奖;1983年以“喝尿者”获吴浊流文学奖正奖,为一系列的监狱文学。1988年八月22日,因为声援施明德的绝食行动,施明正亦展开了长达四个多月的绝食抗议,而因此肺衰竭死亡,享年53岁。

施明正活跃于戒严时代的台湾,施明正本身的作品,也曾因为政治立场而被查禁。他生长在一个政治家族中,这便使其一生虽对政治不感兴趣,却也与政治永远脱离不了关系。

战后台湾由于政治、民族和时空的诸多因素,使新文学的起步很晚,许多西方主义思想不分时间发展先后,蜂拥泛滥地进入台湾文化,因此此时期的作家们时常会由一种主义流浪到另一种主义,多方学习并且急速转换,而或许并不了解究竟该停留在哪一个主义多久。施明正便是如此的情形,所以他的作品变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多变的风格。

[编辑] 作品

一、出版书籍

1980年 《魔鬼的自画像》,台北:文革。

1983年 《岛上爱与死》,台北:前卫。

1985年 《施明正诗.画.金石集》,台北:前卫。

1985年 《施明正诗.画集-魔鬼的妖恋与纯情及其它》 ,台北:前卫。

1987年 《施明正小说精选集》,台北:前卫。

1993年 《施明正集》,台北:前卫。

1997年 《岛上爱与死:施明正小说集》,台北:麦田。

二、期刊、报纸、散篇

1967年 短篇小说《大衣与泪》,《台湾文艺》十六期。

1969年 短篇小说《白线》,《台湾文艺》二十五期。

1970年 短篇小说《我.红大衣与零零》,《台湾文艺》二十六、二十七期。

1970年 短篇小说《魔鬼的自画像》,《野马杂志》二期。

1980年 短篇小说《迟来的初恋及其联想》,《台湾文艺》六十七期。

1980年 短篇小说《岛上的蟹》,《台湾文艺》六十九期。

1980年 诗作《色彩的葬礼》,《台湾文艺》七十期。

1980年 短篇小说《渴死者》,《台湾文艺》七十期。

1981年 论评《评述林天瑞画展兼及其它联想》,《台湾文艺》七十四期。

1982年 诗作《泼妇的面貌》,《台湾文艺》七十五期。

1982年 短篇小说《炼之序》,《台湾文艺》七十五期。

1982年 短篇小说《喝尿者》,《台湾文艺》七十八、七十九期合刊。

1984年 诗作《隐刃者》(意指林义雄),《台湾文艺》九十期。

1985年 短篇小说《指导官与我》,《台湾文艺》九十二期。

1986年 论评《创作文学艺术的世界花园》,《台湾文艺》一○○期。

1986年 器官系列小说《鼻子的故事(上)成长》,《台湾文艺》一○二期。

1986年 《鼻子的故事(中)遭遇(一)》,《台湾文艺》一○三期。

【所获奖项】

作品:喝尿者

奖名:吴浊流文学奖

奖次:正奖

年度:1983

作品:渴死者

奖名:吴浊流文学奖

奖次:佳作

年度:1981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