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translation research paradigms

译学研究范式
1.
It shows the changes of translator s status and role in three different translation research paradigms to be from anonymity to prominence.
文中从译者在三种不同的译学研究范式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掘译者主体性从蒙蔽到彰显的过程,指出只有在吕教授有限主体性的辨证思想的指导下才能科学地看待译者主体性的问题,从而克服前三种译学研究范式的极端和片面。
3) medical paradigm

医学范式
1.
Mentioning about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arguments between doctor and patient on amputation, we found that it was quite embarrassing when we focused on medical paradigm.
然而,通过对医患关系的本质的思考,以及对医学临床当中一些现象的分析,比如,医生和病人对截肢术的不同想法,并上升到哲学高度对医学范式进行了讨论,竟引发出令人困惑的哲学尴尬。
4) scientific paradigm

科学范式
1.
Such a difference reflects the different scientific paradigms.

首先对“李约瑟难题”本身所蕴涵的逻辑矛盾进行了揭示;然后从中西不同的认识论范式的比较分析的视角对“李约瑟难题”予以重新解读,从而得出结论:“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差别实际上标志出了中西传统认识论的根本分水岭,中西不同的认识论范式对应着两种不同的科学范式,古代中国只有自然哲学和实用科学而从来没有理论科学,我国自始至终缺乏理论科学得以生长的文化基因(数学理性、逻辑理性、实验理性和自由精神等)。
2.
The paper claims that a scientific paradigm is probably the way to develop translation studies into a scientific discipline.
由此,作者提出建立科学的研究范式,指出科学范式可能是将翻译研究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学科的途径。
3.
At present,scientific paradigm is the major one in ecnomics of education.

目前,科学范式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范式。
5) philosophical paradigm

哲学范式
1.
The usage of philosophical paradigm connected with the definition of philosophy and should com- pare with scientific paradigm and theological paradigm,with the individual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and with their content construction.
哲学范式的使用涉及哲学有无定论的前提,并需要借助于科学范式、神学范式来把握其特点,进而说明其个体性与社会性特征,明确其内容结构。
2.
Based on the criticism of capitalist economics,a creation of new philosophy with practice at the core is realized,and on the basis of reality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of traditional philosophy are reasonably solved with a fundamental shift of philosophical paradigm and a change from abstractness to concreteness,prompting a philosophical revolution.
在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的新哲学,在现实的基础上合理解决了传统哲学的内在矛盾,实现了哲学范式的根本性转变,完成了哲学由抽象的概念世界向现实生活世界的转向,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变革。
3.
A chief drawbacks is the ignorance of the significance of Western Marxist transformation of philosophical paradigm in China.
新世纪初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突出进展是研究视域的拓宽,目前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是缺乏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所代表的哲学范式转换的意义的认识。
6) teaching mode

教学范式
1.
But the two teaching modes have changed from opposition to complementation instead of a simple conversion.
但两种教学范式不是简单的转换,而是从对立走向互补。
补充资料:社会学范式
社会学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作的潜在知识假设。
范式概念由美国科学史学家T.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一书中首先使用。他把科学的发展过程分为前范式阶段、范式阶段、革命阶段和新范式阶段,并论证了新范式代替旧范式的革命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按照库恩的论述,范式是由从事某种特定学科的科学家们所共有的世界观构成的。例如,I.牛顿物理学的世界观是一种古典力学的范式,A.爱因斯坦物理学的世界观是一种相对论的范式。这种广义地把人们共有的世界观视为一种范式被称为形而上学的范式。社会学家R.W.弗里德里希按照这种见解把范式规定为一门学科具有的关于其研究主题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的假定。根据这一见解,社会学范式包含社会学家?运撬芯恐魈獾幕疽庀颍靡悦枋龊头治稣庖恢魈獾母拍钛≡瘢?观察和调查而对具体现象和问题的挑选,以及在分析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作为一种潜在的知识假设,社会学范式还包括社会学家的基本价值前提,虽然这种基本价值前提并未言明,但它必然要影响到选择什么特定领域作为研究主题。
关于社会学是一种范式还是多重范式的科学的问题,学术界目前尚有争议。一种观点倾向于认为社会学是一种范式的科学,例如在初创阶段,大部分社会学家对社会学研究主题持统一的见解,认为社区-社会、权威-权力、身份-阶级、神圣-世俗、异化-进步是社会学研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美国社会学家G.瑞泽尔则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多重范式的科学。他区分了3种不同的基本范式:①社会事实范式。其古典样本是??.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和《自杀论》(1897);研究主题是社会事实,即宏观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使用的是问题调查法和历史比较法;属于这种范式的有结构功能论、冲突论,还有系统论和某些新马克思主义流派。②社会界定范式。其经典样本是M.韦伯论述社会行动的著作;研究旨趣在于通过主观意义理解行动、互动及其所导致的后果;主要使用观察法,辅之以问卷调查;属于这种范式的有行动理论、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以及存在主义社会学等。③社会行动范式。其典型样本是心理学家B.F.斯金纳的著作;研究主题集中在个体行为上,尤其关注诱发预期行为的报偿和阻止非预期行为的惩罚;使用实验方法;属于这种范式的有行为主义社会学和交换论。
瑞泽尔强调对上述 3种范式作出区分,他预言未来可能会出现某种范式融合,但建立一种单一的占主导地位的范式看来是不可能的。然而融合或和解的思想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想法,因为 3种范式在社会学认识上都有其合理内容,又都有其偏颇和局限之处。在现阶段,3种范式对社会学认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如不从每种范式中汲取有益的方面,社会现实的任何方面都不可能得到恰如其分的理解。
范式概念由美国科学史学家T.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一书中首先使用。他把科学的发展过程分为前范式阶段、范式阶段、革命阶段和新范式阶段,并论证了新范式代替旧范式的革命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按照库恩的论述,范式是由从事某种特定学科的科学家们所共有的世界观构成的。例如,I.牛顿物理学的世界观是一种古典力学的范式,A.爱因斯坦物理学的世界观是一种相对论的范式。这种广义地把人们共有的世界观视为一种范式被称为形而上学的范式。社会学家R.W.弗里德里希按照这种见解把范式规定为一门学科具有的关于其研究主题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的假定。根据这一见解,社会学范式包含社会学家?运撬芯恐魈獾幕疽庀颍靡悦枋龊头治稣庖恢魈獾母拍钛≡瘢?观察和调查而对具体现象和问题的挑选,以及在分析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作为一种潜在的知识假设,社会学范式还包括社会学家的基本价值前提,虽然这种基本价值前提并未言明,但它必然要影响到选择什么特定领域作为研究主题。
关于社会学是一种范式还是多重范式的科学的问题,学术界目前尚有争议。一种观点倾向于认为社会学是一种范式的科学,例如在初创阶段,大部分社会学家对社会学研究主题持统一的见解,认为社区-社会、权威-权力、身份-阶级、神圣-世俗、异化-进步是社会学研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美国社会学家G.瑞泽尔则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多重范式的科学。他区分了3种不同的基本范式:①社会事实范式。其古典样本是??.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和《自杀论》(1897);研究主题是社会事实,即宏观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使用的是问题调查法和历史比较法;属于这种范式的有结构功能论、冲突论,还有系统论和某些新马克思主义流派。②社会界定范式。其经典样本是M.韦伯论述社会行动的著作;研究旨趣在于通过主观意义理解行动、互动及其所导致的后果;主要使用观察法,辅之以问卷调查;属于这种范式的有行动理论、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以及存在主义社会学等。③社会行动范式。其典型样本是心理学家B.F.斯金纳的著作;研究主题集中在个体行为上,尤其关注诱发预期行为的报偿和阻止非预期行为的惩罚;使用实验方法;属于这种范式的有行为主义社会学和交换论。
瑞泽尔强调对上述 3种范式作出区分,他预言未来可能会出现某种范式融合,但建立一种单一的占主导地位的范式看来是不可能的。然而融合或和解的思想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想法,因为 3种范式在社会学认识上都有其合理内容,又都有其偏颇和局限之处。在现阶段,3种范式对社会学认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如不从每种范式中汲取有益的方面,社会现实的任何方面都不可能得到恰如其分的理解。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