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ining kit
培训组件
2) TrainingFile
培训文件
1.
The method of making Trail File torecord the processes and Training File toguide the operator are researched by combinedwith examples and using the Trail/TrainingFile in Pro/E.
运用Pro/E的trail/trainingFile,结合实例,研究了轨迹文件(记录某个特定的进程)及培训文件(指导用户完成Pro/E的实例练习或操作)。
3) Training System
培训软件
1.
Development of NC Training System Oriented on Secondary and High Vocational School;
面向中、高职的数控机床操作培训软件的开发
5) training organization
培训组织
1.
Cadre education demands specially and strictly for management of training organization.
干部教育工作对培训组织管理有着特殊而严格的要求,本文结合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办学经验和工作体会,提出了作为合格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应该具有忠诚、责任、奉献的培训理念,博识、尊重、能力的工作素质,同时通过对实践、网络、文字三位一体的培训组织体系的介绍,说明为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做法。
2.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alcott Parsons s theory of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and researches on the transversal structure design of training organization in order to satisfy customs needs,integrate resource,and have more flexibi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centralized on project.
目前的培训组织多数建立在传统结构基础之上,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3.
Abiding by a definite training principle and policy, the new training system is designed focusing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raining organization system, standardization of training procedures and improvement of training courses and thos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execution of the training are also proposed in an effort to p
因此,本文在对国内外培训相关理论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培训的重要作用、背景、意义以及发展现状趋势的分析,从培训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及培训组织、流程、内容入手,对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创新、执行、跟踪、评价等进行探讨,提出培训体系设计的理论基础。
补充资料:《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
中国档案汇编。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为配合延安整风运动而主持编辑。1941年12月在延安出版。全书两册,辑入文献资料500余篇,280万字。体例为类编, 分为政治问题、组织问题、军事问题、锄奸问题、职工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宣传教育8类。 各类文献分别按时间顺序排列。1941年编辑成书后收集到的 190篇文献,分别作为各类的补遗收入,并编有正编与补遗统一的编年目录以备检索。195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再版,增补了中共六届三中全会文件,已收入《毛泽东选集》的文献改为只列篇目,并将各类正编与补遗统一按时间顺序排列。1981年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增补了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1945年4月20日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由人民出版社于同年2月再版并内部发行。该书汇集了 1928年7月至1941年11月期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六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 六中全会,中央政治局、 中央书记处以及各部、委、共青团中央、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军委及总政治部和少数地方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的文献。文献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领导中国工农群众创建红军,苏区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进行土地革命和经济文化建设与反对国民党 "围剿"的斗争, 关于党的组织与思想建设以及反对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与右倾投降主义、 张国焘右倾逃跑主义与分裂主义的斗争,关于"九一八"事变后反蒋抗日以及号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倡导和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针和政策, "七七"事变后领导敌后人民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与"三三制"政权、进行经济文化建设以及肃反锄奸的政策,关于红军、 八路军、 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的发展建设、战略战术、政治工作的方针与原则,关于坚持抗战、 团结、进步,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投降、分裂、倒退的策略,关于领导工人、 农民、 青年、妇女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斗争的政策等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