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寻乐女子
1)  playgirl [英]['plei,gə:l]  [美]['ple,gɝl]
寻乐女子
2)  to pursue pleasure
寻乐
3)  music and songs in women school
女子学堂乐歌
1.
In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moved and inspired by music and songs in women schools,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of professional women is gradually awakened.
清末民初,在女子学堂乐歌的感召和浸渍下,知识女性的主体意识逐步被唤醒。
4)  12 Girls Band
女子十二乐坊
1.
On Success of 12 Girls Band from Perspective of Music Prevalence;
从音乐传播角度论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
5)  pursue pleasure
寻欢作乐
6)  seeking for Confucian optimistic attitude to life
寻孔颜乐处
补充资料:学堂乐歌
      中国清末民初新学堂唱歌课中教唱的歌曲。它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音乐文化发展最初的成果,对当时的社会改革发挥了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废科举,办新学,学习西方的科学文明,其中包括在新式学堂中开设"乐歌"课程。"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等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文人,通过在日本和国内发行的《新民丛报》、《浙江潮》、《江苏》等刊物发表文章和歌曲,进一步鼓吹乐歌在思想启蒙方面的作用,继续强调在学校设乐歌课的必要。1900年"庚子事变"后,清政府被迫于1902年颁布学堂章程,对乐歌课的开设予以认可,自此之后,各地新学堂的乐歌教学才形成风气。直到1923年后,该课改称为"音乐","乐歌"一词方逐渐不用。
  
  学堂乐歌的主要内容:①反映人民要求"抵御外侮"、"富国强兵"的爱国思想,如《何日醒》、《中国男儿》、《体操-兵操》、《黄河》、《扬子江》、《我的国》、《祖国歌》、《十八省地理历史》等。②宣传女子自强、男女平权思想的,如《勉女权》、《女子体操》、《缠足苦》等。③宣传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如《自由》、《欧美二杰》等。④宣传学习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旧习的,如《地球》、《辟占验》等。⑤配合学校教育,反映学生生活,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的,如《铁匠》、《竹马》、《春游》、《送别》、《西湖》等;此外,辛亥革命前后,还产生了一些歌颂革命、庆祝共和的歌曲,如《革命军》、《光复纪念》、《庆祝共和》等。大多数学堂乐歌,鲜明地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政治主张和民主改革的要求。但是,在少数学堂乐歌中也夹杂有忠君尊孔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学堂乐歌基本上是根据现成的歌调填以新词的歌曲,其曲调大部分选自日本和欧美的学校歌曲或较流行的歌调,用中国传统曲调填词的乐歌为数不多,由作曲者自作曲调的乐歌则更少。
  
  随着学堂乐歌的发展,西洋近代音乐文化,其中包括各种歌曲及其演唱形式,钢琴、风琴、提琴等乐器及其演奏方法,新的记谱法五线谱和简谱,以及西洋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等,才开始全面地介绍到中国来。学堂乐歌的集体歌唱形式,为后来的群众歌咏活动提供了发展条件。在上述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批积极从事乐歌的编配、创作和热心倡导普通音乐教育的音乐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沈心工和李叔同,其他代表人物还有曾志忞、高寿田、冯亚雄等。早期出版的学堂乐歌集主要有:《学校唱歌集》(沈心工编,1904)、《教育唱歌集》(曾志忞编,1904)、《国学唱歌集》(李叔同编,1905)、《唱歌教科书》(辛汉编,1906)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