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上清派
1)  Shangqing Daoism
上清派
2)  the Upright Clique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晚清清流派
3)  Tsinghua school
清华学派
1.
He engaged and leaded a lot of outstanding scholars,blessed independence of academy,defended dignity of university,and founded Tsinghua school.
哲学家冯友兰同时也是教育家,他执掌清华大学文学院18年,凭着真挚的爱心和卓越的才华,为清华大学文学院做出了重大贡献,招揽并领导了一大批一流的学者,恪守学术的独立,维护大学的尊严,创立了深具影响的清华学派。
4)  poetic drama in the Yuan Dynasty
清丽派
1.
Influence of Quanzhen Taoism on the art style of Elegant Group of poetic drama in the Yuan Dynasty;
全真教对元杂剧清丽派艺术风格的影响
5)  literary schools in late Qing
清末文派
6)  Qingya Ci Faction
清雅词派
补充资料:上清派
上清派

    道教教派之一。始创于中国东晋后期。晋哀帝兴宁二年(364),道士杨羲自称魏夫人( 天师道女祭酒魏华存)与众仙真降临,授以上清真经及诸真传记、修行要诀。至东晋末年,《上清经》开始在江东各地广为传播,许多道士参与传抄经典,又有王灵期等人改写增广,使经文增至一百多卷。由于《上清经》的问世与传播,遂形成上清派。该派信奉元始天王(后改称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等神灵,以魏夫人或杨羲为开派祖师,主要传习《上清大洞真经》、《黄庭经》等经典。在修行方术上特别重视诵经、思神、服气、咽液等,也兼习金丹、符箓等方术,强调个人修道成仙。
    南朝齐梁时,陶弘景隐居江苏茅山,修道40余年。纂集上清法术,撰成《登真隐诀》、《养性延命录》等书;又将道教信奉的诸神排定座次,编成图谱,撰为《真灵位业图》。上清经法,至此更为完备。陶弘景还在茅山大修道馆,招收弟子,使茅山成为上清道团的中心。因此上清派又称茅山宗。在隋唐、北宋时期,茅山宗师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刘混康等人,备受最高统治者尊崇,召请问道,赏赐封号和大量钱物,修建宫观。宋元时期,茅山与龙虎山、阁皂山合称江南道教三山符箓 。茅山宫观,最盛时多达250多处,屋舍5000余间。后毁于战火,现仅存少数遗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